首頁>Club>
2019年1月31日,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宣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領銜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科研團隊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Newcomb Cleveland Prize),以表彰該團隊透過實現千公里級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推動大尺度量子通訊實驗研究做出的卓越貢獻。這是美國科學促進會設立克利夫蘭獎九十餘年來,中國科學家在本土完成的科研成果首次獲得這一重要榮譽。該獎項將於2月14日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正式頒發。 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成立於184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學和工程學協會的聯合體,也是最大的非盈利性國際科技組織。美國科學促進會也是《科學》雜誌的主辦者和出版者。
5
回覆列表
  • 1 # 小宇堂

    顯然應該去領。這是向美國大眾戳穿美國政府某些人指責中國科技抄襲的公關機會——中國人無需抄襲,因為中國人就站在科技的前沿,得到了美國科學界的認同。此事件無疑會改變美國人對中國科技的刻板印象。

    上圖:美國科學促進會官網上釋出的相關新聞,獎項授予潘建偉領銜的來自中國多個學術機構的34人團隊。

    有網友會戲劇性的認為這裡邊有鴻門宴式的陰謀,怕美國人做局扣留我們的潘院士,題主也有意暗示這個情節——但這明顯是想多了

  • 2 # 伸東

    看來社會上,普遍對“量子“是個什麼東東還是沒搞明白,所謂“量子“技術的基礎理論就是“量子糾纏“,小到“量子通訊“,大到“物質量子化轉移“。如果,離開“量子糾纏“說,其他所有打著量子旗號的宣傳都是瞎扯淡,量子通訊技術也是如此。

    量子技術根本不需要上天,更不需要上太空,在哪兒都可以實施“量子糾纏“,或在地球兩端,或在深層地下,或在萬米大洋深處,任何時間,任何的兩個地點,都可以實施“量子化資訊同步生成“,或“物體量子化同步轉移“,不過,如今全世界範圍內還沒有顯露成熟的真量子技術。

    話說回來,潘博士的量子衛星,和“量子糾纏“理論搭不上一點毛關係,他不過是利用了一個“量子單位“,用鐳射發射和對接,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不是真正意義的“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 利用的是“時空“,而不是“速度“。因此,“量子糾纏“資訊必定是 同 步 生 成 ,而不 需 要 時 間,用鐳射發射一個量子單位,鐳射再快,也需要時間,所以……,我就要捱罵了[耶]

  • 3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美國科學促進會授予潘建偉領銜的“墨子號”科研團隊克利夫蘭獎,潘建偉應該去領獎嗎?

    與美國這種幾乎不按常理出牌的國家打交道時必須要抱以十二分的戒心!不過當前與美國交涉面都僅限在經濟層面,似乎科學界仍然還是相對比較“乾淨”,但很多時候似乎經濟界與科學界有這扯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但問題非常現實!

    其實這也難怪很多朋友的擔心,畢竟科學家對於國家非常重要,但事實上潘建偉自始至終與美國沒有什麼交集,而且當年留學也在維也納,另外獎項也是美國科學促進會授予的克利夫蘭獎,純科學性質比較重一些!因此從這點上看美國絕對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如果真幹出此等下作事情來,那麼美國在科學界的聲望也是走到頭了!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也是向西方科學界宣示的一條重要途徑,因為一直以來都有一種中國都是“盜竊”西方技術的論調,那麼這次讓西方各個階層看看,來自東方中國在全球頂尖的量子通訊科技上突破的是一種何等的境界!

    儘管潘建偉並不缺榮譽,但尊重科學界,尊重同行的肯定或許是我們科學家的新常態,隨著祖國在基礎科學上的不斷投入,隨著大批科學家的夜以繼日的努力,這是我們科學家未來要面對的一個“新煩惱”!當然我們並不介意這種煩惱,獲獎是一個肯定,但更多時候是一個學術交流機會,既然是常態,那麼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 4 # 人約黃昏h

    西方國家掌握著眾多國際性獎項的授予,這些獎項在設立的初衷是為促進科學的進步,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反華勢力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獎項的授予,打擊中國及非西方勢力科學工作者的信心,而這樣的影響不僅存在於科學工作者中,對於普通民眾這種暗藏的攻心計效果尤為顯著,從歷年諾貝爾獎的頒佈來看,國內民眾的反應尤為強烈,隨著國家的強大,國民逐漸期望國家的強大不僅只僅限於經濟,也期望在其他領域取得驕人的成績,而諾獎作為國際性獎項中佼佼者,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期望的諾獎未曾如期出現,所產生的強烈心理落差,往往會成為人們對於國家教育和科學工作的擔憂,不自信的種子深深紮根在國民脆弱的內心深處。對於潘院士是否領取該獎項,大可不必過於看重,我們要做的是在保證科學進步的基礎上,設立由中國來頒佈的國際性獎項,來提高中國在這領域的影響力。這是我個人的粗淺看法,望各位指證

  • 5 # 宇宙探索

    說實話,潘建偉獲得的獎項和榮譽已經夠多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自然》雜誌2017年十大科學人物,“量子之父”,《時代週刊》2018年最具影響力人物,2017年“未來科技大獎”獲得“物理科學家”還有100萬美金獎勵,力度不亞於諾貝爾獎……

    所以,對於潘建偉本人來說,早已經不需要獎項來證明自己,他真正要做的是繼續推進我們的量子科技,基於行走在量子科技的最前沿!

    那麼,要去領美國頒發的獎項嗎?

    簡單說,有空就去,沒空就派自己的助手去,畢竟人家老美權威科學機構頒發的獎項,雖然我國量子技術已經走在世界前列,畢竟人家老美整體科技實際還是最強大的,面子總是要給的!

    有人會說這是美國的“陰謀”,在科學領域“陰謀”倒談不上,特別是在如今這個和平年代和中國日益強大的背景下!美國給潘建偉頒獎或許也是美國自身已經認知到量子科技的重要性!

    這次頒獎也再次證明了潘建偉對我們量子科技的貢獻,對有些人質疑潘建偉的有一次回擊,雖然潘建偉不一定需要美國的評價來證明自己,但科學一般是不會說謊的,越來越多的獎項也凸顯了我們量子科技和量子通訊技術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

  • 6 # 翰鈞

    潘建偉不能去,但是可以排其他人代為領獎。因為米國人不能信,他們說不定找個理由扣下潘建偉,然後軟禁他,阻礙中國的科技進步

  • 7 # 講科學堂

    美國科學促進會成立於1848年,下設21個專業的分會,擁有265個分支機構和1000萬成員。是全世界最大的非盈利性科學組織。它還是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科學》、《科學轉化醫學期刊》的擁有者。

    圖:美國科學促進會標誌

    克利夫蘭獎開始於1923年,它的獲獎者在上一年度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論文作者中產生。可謂是世界一流的科學獎。獎品包括一個獎牌和一筆獎金。

    之所以要介紹這個獎的由來,是為了說明該獎的權威性,而不是什麼野雞獎。

    潘建偉團隊的量子加密通訊成果能夠獲得該獎,證明了這個成果是2018年發表在《科學》雜誌上最優秀的成果之一。而且是該獎90多年來,第一次獎給在中國本土完成的科學成果。筆者認為,潘院士應該去領取。這不光是潘院士團隊的榮譽,而且是中國的榮譽。

    自從量子加密通訊衛星上天以來,國內總有些不知所謂的人不斷在自媒體上黑潘院士,居然還獲得了不少的粉絲。這次獲獎狠狠的打了這些人的耳光。真是大快人心啊!

    潘院士是一個好的科學研究者,但確實不是一個好的科普工作者。他在電視採訪中為了解釋量子科技,打了一些不太恰當的比方,被一些自以為是的人抓住不放,以為逮到了把柄,從而用來否定這個重大科學成果。

    筆者一直以為,要否定一個透過同行評議的成果,需要發表具有同等水平的論文,不然就是譁眾取寵。當然,筆者還是覺得潘院士別做那些諸如“墨子的小孔成像引導了量子加密通訊誕生”之類的科普了,這種提振民族自豪感的科普真的太低階了!

  • 8 # 科學探秘頻道

    克利夫蘭獎估計很多人沒有聽過,而潘建偉院士團隊則因為“墨子號”衛星實現的千公里級雙向星地量子糾纏分發技術而獲此獎,才使得其進入我們的視線。

    克利夫蘭獎成立於1923年,是由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頒發。其評價標準就是篩選來自於改會旗下期刊<Science>上面的上一年度最佳的論文進行獎勵,獎金5000美元。說白了該獎就是評選了一下他們自己期刊的年度最佳論文,然後給一筆錢,而且這個錢還並不多。不過考慮到<Science>雜誌作為世界兩大頂級期刊之一,獎金雖然不多,但是獎勵的含金量還是可以的。而潘建偉院士團隊作為我國本土團隊獲此獎項,也從側面證明了我國現在的科研水平取得了長足進步,已經初具世界領先水平。

    至於問潘院士要不要去領獎,答案當時是要啊。這可是一次不錯的宣傳我們科研實力,讓國際學術界認同我國科研實力的一次難得機會啊。這麼好的一次機會,必須是取去的。至於有人擔心潘院士會不會受到像孟女士那樣的待遇,我想是多慮了。隨意扣留別國科學家,特別還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家,後果是嚴重的,美國不會這麼幹。而AAAS本身也不允許美國這麼幹,要知道權威雜誌還是有自己原則的!

    所以,學術不應該受到政治影響,而應該是自由交流的,潘院士完全可以去領獎。

  • 9 # 靜看庭前花開花又落

    不要去美國領這個獎,美國是啥,就是集土匪、強盜、地痞、流氓、恐怖分子於一身的最不講誠信和原則自認為自由的這麼一個國度,可以說到目前為止,它所有的經濟和繁榮都是靠借貸來完成的,他現在最缺的就是錢,你去領獎他就要你把技術和相關資料分享出來,搞不好還整一個危害美國安全為由把你抓捕,到時候你打不敢打,要人人不放,而且高科技的東西也無需他說好和不好,自己強大才能不怕欺壓,無所畏懼。

  • 10 # 中華觀天下

    千萬不要去,到時候以莫須有的罪名扣留、坑害等,流氓國傢什麼事也幹得出來,科學家是中國國家強大的支柱、棟樑,可想而知,損失有多大。

  • 11 # 漁夫997123

    如果去了被扣留或發生意外,那會讓國家成為一個國際笑話,就好比古時候秦王扣留楚王一樣。再說,如果去了,對方問一些技術問題,你是回答呢還是不回答,不回答呢顯得小心眼,回答呢損害國家利益。所以,堅決不去。

  • 12 # 淡然淺笑851

    不稀罕,咋幹個啥都得得到米國認可嗎。兩彈一星技術沒有去米國認可,不理它咱有真技術它照樣認可。其它都是虛的,只有真技術才是實打實的

  • 13 # 樊永690

    不應該本人去領獎,應派團隊人代領比較合適。因為美國政府什麼都乾的出來,什麼手段都使用,隨便扣人,你怎麼辦?以防萬一,派人代領比較.好.。美國手伸的長,加拿大都敢幫扣人,美國對任何違背美國利益,違反美國法律,對美安全有違險的國家,個人都敢侵略抓扣,所以提防為好。不耍上當受騙。美國曆來說一套做一套,無信譽可言。尤其本屆政府更無可信度,出而反而,反華派多。多心為好!

  • 14 # 王元知1

    這是誘耳,潘建偉就會以莫須有罪名被美逮捕,讓潘建偉的量子事業劃上休止符!潘建偉在乎的是事業,而不是什麼獎金。派個代表去也是可以的。

  • 15 # 為了點小錢錢不至於

    不存在為了他什麼獎去冒險!美國佬的人心叵測,不值錢做出成就國家也會給他頒獎,這些美國的狗又想誘捕科學家。任正非的女兒還沒有回來,不可能去。

  • 16 # 猴子撈月亮5

    別去,那是個圈套!請君入甕不費吹灰之力,那更是自己直接引渡給美國政府!束縛中國的發展美國使盡各種手段,美國打著各種旗號掩蓋自己獵殺頂級科學家的罪行,之前中國的一位計算機科學家天才就是在美國交流之後失蹤的!對請不來的中國人才,美國就想方設法拘禁,再不臣服就人間“蒸發”,不要讓當年錢學森科學家能抵美軍五個師的事件發生!

  • 17 # 荷花村少

    千萬不要去領,總有一種感覺,去了之後沒多久就會……

    美國人真下得了手,凡是不能被他所用的人就必須死!

  • 18 # 科學船塢

    該獎項於2019年2月14日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正式頒發,到時候我們在看看不就行了,也就十幾天的時間而已。

    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官網截圖。

    再者來說,學術不應該與政治聯絡在一起,克利夫蘭獎頒給我國的科學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與美國政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美國政府不是一貫貶低我國科學成就嗎,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這個科學促進會的宗旨還是沒有變的“促進科學,服務社會”。

    每年的年會是相當隆重的,聚集了來自於全球各國的科學家,可以說是科學界的盛會,在這樣的盛會上頒獎,為什麼不去?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之後不是也有宴會嗎,也聚集了全球有名的科學家們。

    這樣的場合,去了當然比不去要好,去了可以讓世界上的科學家知道在當今時代,中國在人類科學進步上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 19 # 少東家156784160

    美國是想用這樣的方式,再以莫須有的無中生有的抓扣我們偉大的科學家嗎?拿不拿它那個獎,潘健偉在國人心中,在墨子領域,在全世界都是舉足輕重的地位!

  • 20 # 騰雲駕霧36095607

    美國的任何企業、協會、機構,許多重大事情都有美國政府的強力介入。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都要得到美國政府的認可才能確定是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覺的最邪門文玩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