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瀟夕月
-
2 # 陌陽辰
在三國烽煙四起、群雄逐鹿的時代,豪傑們邁出的每一步都充滿了艱難。然而,正是因為艱辛,才有了生生不息的前路。
從東漢到三國的三四十年間,劉備、孫權和曹操迅速成長,脫穎而出,最終依靠各自的功業,三分天下,形成蜀、吳和魏三國鼎立的格局。
如果把這三個國家放在一起比較,魏國當屬實力最強盛。而魏國到底有多強?
我們簡單地對他們做一個比較。
亂象為那些有準備的人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這時,各方勢力抓住機遇、快速發展、蓄勢待發。劉備、孫權和曹操都是這個時候把目光投向遠方的梟雄。
與劉備和孫權依賴地方勢力不同,曹操把自己的手伸向了漢末朝廷。作為西漢開國名將曹參之後,曹操的父親曹嵩是東漢末年大宦官曹騰的養子,官至太尉。曹騰曾先後侍奉過四位皇帝,在朝中是舉足輕重的老人。
有官宦出身,加上才華過人,曹操在尚未加冠之時就被舉為孝廉,開始了自己的官宦生涯。人生從來都不會一帆風順,曹操後來的仕途起起落落。但憑藉祖輩的積累和自己的苦心經營,曹操的進取之路走得踏實穩妥,為日後發展贏得了基礎條件。
行走在董卓和黃巾軍的夾縫之中,曹操有被董卓打敗的歷史;也有與鮑信聯手征討黃巾軍的傳奇經歷。
特別是192年,在和黃巾軍的戰鬥中,曹操巧設妙計,接受三十餘萬降兵,獲得百餘萬平民。這成為曹操後來組建青州軍的重要資本。隨後,曹操徵徐州、戰呂布,在地方割據格局中,已經贏得了先機。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回無力迴天的漢獻帝,把自己的勢力包裝成名正言順的“官方”力量。“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局面水到渠成。
與蜀國和吳國相比,曹魏政權的建立帶有明顯的正統色彩。有了曹操在東漢朝廷奠定的基礎和構建的格局,曹丕自然就有了逼迫漢獻帝禪讓的資本。曹魏政權維護漢室的標籤,本身就是蜀漢和孫吳無可比擬的力量。
從佔據的疆域面積來看,曹魏明顯超過了蜀漢和孫吳。
曹魏在建立之初,就有十二州,八十七郡,幾乎佔據了整個華北地區。而蜀漢,主要有今雲南全境,四川和貴州二省的大部分地區,陝西和甘肅二省的南部,廣西省西北部,緬甸東北和越南西北部。
相對於橫貫東西的曹魏,蜀漢的地盤顯然更加封閉。
而立於沿海的孫吳,地域範圍看起來不小,但是沒有曹魏的地利優勢,更沒有曹魏的發展環境和發展空間。從人口數量上看,清代學者曾經做過調查考證。景元四年(263年),曹魏有6.6萬戶,人口443多萬口;炎興元年(263年)蜀漢有2.8萬戶,人口共94萬多口;天紀四年(280年),孫吳有5.2萬戶,人口共240多萬口。曹魏有著壓倒性的優勢。從魏、蜀、吳三方的戰鬥力量和內部機制來看,曹魏陣營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
-
3 # 忠貞之志
我最喜歡魏國。魏國不管是將領還是謀士都是最多最強大的。
盤點一下魏國武將:曹仁,曹洪,曹真,曹休,曹純,夏侯惇,夏侯淵,夏侯霸,夏侯尚,夏侯傑,夏侯威,夏侯和,夏侯琳,張遼,徐晃,樂進,張郃,于禁,許褚,李典,文聘,曹彰,曹彪,曹昂。
魏國謀士:郭嘉,荀彧,毛介,華歆,陳群,賈翊。
吳國也不錯,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和陸抗
蜀國就太菜了
回覆列表
就《三國演義》來說,蜀國的英雄應該是最多。
單單看小說的話,我喜歡蜀國的英雄,劉關張三兄弟間的義氣、孔明的足智多謀、子龍的忠心護主等給我很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