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姚江濤專注電腦
-
2 # SEANXY
這問題還用想。。。成本啊。。
為啥用更小nm數的製程?因為可以封裝更多電晶體,這樣就可以把die縮小,這樣單位面積大的晶圓就可以切出更多個CPU了啊。
你以為是啥原因
-
3 # 嘟嘟聊數碼
儘管用理論上來說,把CPU做的更大一些不是難事,但是能否正常商業化就是一件大難事了,不是每個廠商都能像IBM那樣可以做出超大號的power處理器的,實際上就算是power處理器IBM大部分也是留給自家伺服器用,畢竟這樣的大號處理器的成本和價格實在是太高了,銷售起來並不容易,產能也是個問題,對於大部分公司來說還不如買英特爾至強處理器,價格便宜量又足。
我們用的CPU晶片都是從一塊晶圓上切割出來的,而如今的CPU晶圓都是300毫米尺寸,每塊晶圓的價格也是相對固定的,這樣芯片面積越小在一塊晶元上切割出來的晶片也就越多,也能增加良品,減少製造難度,成本和價格也就能降下來。但是如果為了提高CPU的效能,大幅度增加電晶體和核心數量,那麼芯片面積也就會大幅度增加,一塊晶圓上能切割的晶片數量也就大幅度減少,分攤到每顆CPU上的成本也就越高,價格上來的話競爭力也就下降了。
除了製造難度和成本價格以外的因素,CPU做的太大對功耗和散熱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消費者都想買到省心的產品,一顆CPU買回來還需要折騰大電源和散熱器那就太麻煩了,嚴重影響使用者體驗,在CPU效能在消費領域普遍過剩的今天,英特爾和AMD這些主要CPU廠商沒有必要把CPU做的太大。
-
4 # 魔鐵的世界
當然有臉大如盤的CPU,由CPU界的老法師英特爾設計製造的至強9200白金版。上圖開眼。
比一張信用卡短一點點,但“胖”了大概1/3,體格是普通CPU的四倍,妥妥的CPU界的巨石.強森(見下圖)。
這顆超大號CPU有56顆核心,112執行緒,熱設計功耗400W(花起電費來真是不客氣),售價也不含糊,一顆賣4萬美元(不是土豪用不起),按重量計算的話,它的價值超過等重的黃金了。
大個兒CPU之所以貴,原因無外乎是:
設計複雜,核心數量龐大,快取也相應增加,核心之間的通訊連線、記憶體控制器等設計難度也跟著飆升;
製造成本飆升,一片晶圓切割出的晶片數量成倍數下降,製造成本成倍數升高;
買的人少,每片CPU分攤的成本高。
總之,英特爾等大廠是有能力設計、製造超大號CPU的,只是市場小,價格貴,我們普通人既買不起,也看不到而已。
-
5 # 聊科技愛生活
這是CPU開啟頂蓋後,真實的晶片大小:
可以看出,手掌心大小的CPU,它真正的核心比指甲蓋還小。
隨著積體電路製程的升級,CPU核心應該是越做越小的。把CPU做大,那也只是看上去很大,騙騙不懂行的消費者可以。問題是,消費者也從來沒有關心過CPU大小啊,他們只關心CPU的頻率,有多少個核心,Cache是多少等等。
總之,外觀做得很大沒有意義。
回覆列表
有大的,比如說IBM的power g8,或者Intel安騰,安騰已經停產了,因為效能不行。
IBM處理器也不零售,就它自己用,都是幾千萬的機子上有。
安騰自帶散熱器,總重2公斤,想想power g8估計只有更大。
低端的e7處理器或者AMD霄龍處理器也不小啊。
當然比起i7這種極低端是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