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慕什塔戈

    水陸兩用坦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兩棲坦克,是一種既可在陸地上行駛,又可在水面上泅水浮渡的輕型坦克。為了提高浮渡效能,兩棲坦克一般都具有體積較大、重量較輕、防護力較弱的特點,採用薄層裝甲以便降低坦克自重,同時底盤採用船體結構設計,以便克服水中阻力。迄今為止,世界上只有美、英、俄、中等四個國家曾經裝備並使用過兩棲坦克,比較有代表性的型號有:美軍的謝爾曼DD、俄軍的PT-76和中國的63A型兩棲坦克。

    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兩棲坦克在水面行進時採用的驅動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尾部螺旋槳驅動,如謝爾曼DD型兩棲坦克;另一種是噴水推進器驅動,比如,PT-76和63A均採用此種驅動設計。由於兩棲坦克為了保持浮力,必須採用大體積設計,這樣一來,勢必就會增大坦克在水面行進時所遇到的阻力,然而,克服水中阻力,又會帶來耗油量的增加,因此,在相同耗油量的情況下,兩棲坦克在水中行駛距離往往達不到陸地行駛距離的六分之一。比如,PT-76型兩棲坦克在陸地上的最大行程為450公里,在水面上的最大行程卻僅為65公里。

    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由於兩棲坦克是一種進攻型武器,主要用於進攻時克服江河、湖泊等水系障礙,或登陸作戰時對敵人實施泛水攻擊。因此,兩棲坦克的作戰環境一般處於渡河追擊或渡海登島的特定戰術背景。比如,蘇軍在1943年的戰略大反攻階段,為了克服橫亙在中東歐地區的眾多河流,加快對德軍的追擊速度,緊急啟動了旨在研製兩棲坦克的“740工程”,最終於1950年成功研製了PT-76型兩棲坦克,以備冷戰所需。再比如,在諾曼底登陸中,盟軍第741和第743坦克營乘坐謝爾曼DD型兩棲坦克,參加了奧馬哈海灘方向的登陸作戰。

  • 2 # 村官379

    我們目前在兩棲作戰部隊或陸戰隊裝備水陸兩棲坦克或裝甲車基於以下原因:①彌補首批搶灘登陸部隊伴隨支援火力不足。首先,登陸前,一定是要進行火力準備的,但毀傷效果如何,一時無法判斷,一旦火力準備完畢,登陸兵就必須離艦開始搶灘,由於我現階段缺少武裝直升機的配合,沒有適合的對地攻擊機,艦炮少且成本高(一艘護衛艦價值數億以上,距灘頭太近,易遭岸艦導彈攻擊),為了有效支援登陸兵,我們曾改裝過商船,把直瞄火炮或火箭炮搬到甲板上,用作火力支援艦使用,現在未見。由於現有裝備無法做到全方位的,實時地為登陸兵做火力支援,所以用兩棲坦克做為剛搶佔灘頭後為登陸兵做火力支援的裝備。②登陸兵由於只攜帶輕武器,抗登陸一方可以使用射程較遠的武器壓制我登陸兵,如果僅憑登陸兵手中的武器,要想進入有效射程,付出的傷亡太大,呼喚空中或艦炮支援,由於受第1條所說的裝備限制,現階段不法做到即呼即到即打擊。戰場態勢瞬息萬變,為了迅速擴大登陸場或向縱深推進,讓兩棲坦克遂行登陸兵上岸既可起到火力支援,又可做鞏固灘頭的火力支撐點。

    登陸作戰是作戰樣式中最慘烈的一種,為了確保登陸成功(登陸作戰不可能有第二次),在現有裝備尚不完善時,批次裝備兩棲坦克純屬無奈之措。

  • 3 # 葦說歷史真相

    PT-76水陸坦克堪稱是水陸坦克的“經典”,具有“水上蚊龍”之稱。是世界上生產數量最多的水陸坦克,總產量為7000多輛。

    PT-76水陸坦克,乘員由車長(兼炮長)、駕駛員和裝填手組成。與輕型坦克相比,PT-76水陸坦克的主要特徵是車體相對龐大,裝甲較薄,這是為了保持良好的水上效能所必須具備的。

    早期的PT-76水陸坦克的主要武器為1門D-56T型76.2毫米坦克炮。PT-76水陸坦克的最大特點是浮渡能力,水上最大航速為10.2千米/時。該車是世界上最先採用噴水推進器的坦克之一。

    PT-76水陸坦克靜態展示

    為了確保坦克的浮渡能力,PT-76水陸坦克的車重受到嚴格控制,車體正面首上裝甲厚度為10毫米,傾斜角為80.5度,首下裝甲厚度為13毫米,傾斜角為45度,車體側面為垂直面,上部裝甲厚度為13毫米,下部裝甲厚度為10毫米。車體後部裝甲厚度為6毫米,車體後部兩側有兩個噴水推進器。車體底部由兩塊5毫米厚的裝甲板構成。炮塔裝甲厚度為11~17毫米。

    PT-76B水陸坦克紀念郵票

    水陸坦克不僅能在陸地上行駛、作戰,還可在水上行駛、作戰,主要用於強渡江河、泥沼地和近海登陸作戰。因為水陸坦克的車體比普通坦克要大,呈船形,所以能在水中浮動。有的利用特別履帶划水前進;有的用螺旋槳推進;有的用噴水式推進器噴水前進。每小時可超過10千米,能抗三四級風浪,被稱為“水上蛟龍”。現代坦克都具有潛渡效能,一般只需15~30分鐘的改裝,就可以透過水深4~6米、流速1.5米/秒的水障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蘇大強為什麼那麼害怕回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