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麗的臨沂我的家

    第一,填報的基本單位發生了變化。以前的模式下,主要是以學校為單位,然後在這個學校的範圍內選定若干招生專業,學校是根本和基礎。改革後,要具體到某個學校的某個專業,就是以專業(專業類)+學校為單位,選擇更加精準,突破了學校的限制,更加突出了專業的重要性,專業是關鍵和基礎。

    第二,填報的個數發生了變化。志願單位的改變直接帶來了數量的變化,1個“專業(專業類)+學校”就是1個志願,考生需要選擇填報的志願數量更多,普通類達到96個,藝術、體育類分別達到了60個。比如原來的模式下同時報考北京大學的數學、物理、化學3個專業,只需要填報在北京大學1個單位下,新的模式下則需要填報數學+北京大學,物理+北京大學,化學+北京大學3個志願。

    第三,增加了選考科目要求。考生選報專業的時候,以前檢視報考指南的時候,在同一個科類裡,除有特殊要求外,考生基本可以填報所有專業,但在新模式下,考生選報專業是有條件的,需要關注每個專業的選科要求,看自己是否符合。

    第四,取消了“院校專業服從調劑”。 “專業(專業類)+學校”取消了專業調劑,考生不必擔心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了。

  • 2 # 朱老師升學課堂

    要說專業(專業類)+學校模式的變化點,就要結合原來的學校+專業的志願模式來對比:

    首先:報考模式

    1、專業(專業類)+學校的志願模式,這種模式以專業為導向,尊重學生的選擇,提高了學生的選擇權和自主權。要做到專業(類)+學校的模式,就需要學生提前做更多的準備工作,比如,確定選考科目,明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等,在這些基礎工作之上,還要了解目標大學的辦學特色 專業特色,才能做出準確的選擇。

    2、學校+專業的志願模式,以學校優先為導向,學生首先選擇的是要報考的學校,再選擇專業,這樣就造成了一部分學生寧願選擇重點大學的弱勢專業,也不願意選擇普通大學的優勢專業,結果就是既不利於學生的綜合發展,也不利於高校的專業建設。

    其次:調劑問題

    1、專業(專業類)+學校的志願模式,不存在調劑情況。

    2、學校+專業的志願模式下,可以選擇調劑,存在平行志願中被調劑和退檔這兩種情況。

    第三:錄取模式

    1、專業(專業類)+學校,錄取不分批次,按考生成績。

    2、學校+專業,錄取時先根據考生所填報的第一志願學校,對所報專業進行錄取,如若沒錄取又不服從調劑,則進入第二志願學校進行投檔。

    以上呢,就是新舊高考志願模式的主要變化點。希望處在新高考改革的省份的家長多多關注,對新模式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為志願填報做好鋪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可以刷裝備、不氪金的遊戲可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