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忙人71904673
-
2 # 雲風韶華
原文就有100字了喲!
滄州的南面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廟,寺廟的大門倒塌在了河裡,門前的兩隻石獸也一起沉沒在此河中。過了十多年,僧人們募集金錢重修寺廟,在河中尋找兩隻石獸,到底還是沒找到,僧人們認為石獸順著水流流到下游了。於是划著幾隻小船,拖著鐵鈀,向下遊尋找了十多里,沒有找到石獸的蹤跡。
一位講學家在寺廟中教書,聽說了這件事笑著說:“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麼能被暴漲的洪水帶走呢?石頭的特點堅硬沉重,泥沙的特點鬆軟浮動,石獸埋沒在沙裡,越沉越深罷了。順著河流尋找石獸,不是很荒唐嗎?”大家信服,認為是正確的言論。
一位老河兵聽說了講學家的觀點,又笑著說:“凡是落入河中的石頭,都應當在河的上游尋找它。正因為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沙的性質鬆軟輕浮,水流不能沖走石頭,水流反衝的力量,一定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蝕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當坑洞延伸到石頭底部的一半時,石頭必定傾倒在坑洞中。像這樣再衝刷,石頭又會再次轉動。像這樣不停地轉動,於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尋找石獸,本來就顯得很荒唐;在石獸沉沒的地方尋找它們,不是顯得更荒唐了嗎?”。
結果依照他的話去尋找,果然在上游的幾里外尋到了石獸。既然這樣,那麼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現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況有很多,難道可以根據某個道理就主觀判斷嗎?
滄州南面一座寺廟靠近河岸,大門倒塌在河中,兩個石獸一起沉入河底。經歷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錢重修寺廟,在河中尋找兩個石獸,最終沒找到,以為它們順流而下了。搖著幾隻小船,拉著鐵耙,尋找了十多里,沒有痕跡。
一個講學者在寺廟裡教書,聽了嘲笑說:“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麼能被大水帶走呢?石頭的性質又硬又重,沙的性質又松又輕,埋在沙裡,越沉越深。沿著河邊尋找它們,不也荒唐嗎?”大家信服它是正確的言論。
一個老河兵聽了這話,又嘲笑說:“凡河中落入石頭,應當從上游尋找它們。石頭的性質又硬又重,沙的性質又松又輕,水衝不走石頭,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頭下面迎面衝擊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衝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頭必定倒在坑穴裡。像這樣衝擊,石頭再轉移。不停地轉移,於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尋找石頭,固然荒唐;在原地尋找它們,不是更荒唐嗎?”
按照他的話,果然在幾里外尋到了石獸。那麼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例子很多,難道可以根據一個方面的道理就主觀判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