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彼岸1206

    視個人經濟情況而定,自己條件好,給你父母多一點,父母並不會在意子女給自己多少錢,更在意的是回家一起過年。我基本給爸爸1000 媽媽1000。

  • 2 # 江城眼

    父母和我們一起生活,想吃什麼東西都會有的,父母不要我們的錢,我們都是父母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多少錢都不能表達父母養育之恩!

  • 3 # 山的那邊是川

    這個其實沒什麼標準的,有錢了就多給點,沒錢就少給點。作為80後,我還算好吧,父母有能力所以我不怎麼用操心。過年也得給買身衣服什麼的,這是最基本的,然後紅包就隨心意了,我們家現在四世同堂,奶奶80多歲了,一般給奶奶200,爸媽一般給了他們不要

  • 4 # 三天塵

    父母一起生活,春節不存在給多少,反正隨時需要隨時給,就怕他們捨不得花。

    老丈人、丈母孃一方老婆做主,多少無所謂。

    其實,很多時候給4個老人的,還沒老人給我們的多。

    老一輩人都比較節約,你給他們錢,很多時候他們還是存起不花。因此,給老人日常夠用的錢便可,我們小輩更應該多陪他們,借春節機會"幫"他們花錢,帶他們去買、吃、玩,當然由我們買單。

    父母,生我們、養我們,別對父母捨不得。錢可以再掙,但父母就一個,在父母面前錢永遠在次位。

  • 5 # 南辭影視剪輯

    每逢佳節倍思親。過年了,一家人歡聚一堂,穿著稱心的衣服,吃著豐盛的團圓飯,看著春晚,其樂融融…老人不圖兒女做多大貢獻啊,一輩子就圖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

    過年了,先安排好父母、再安排好子女,最後安排自己,是我們中年人自成家以來的傳統。說實話,給爸媽安排多少錢過年,要根據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性格特點來確定。比如,母親83歲了,給她錢,她也買不了衣服,那就得早點讓媳婦買給她;生活用品以及親戚看望她時吃的糖果糕點等同樣事先買好;給“小輩”們的“壓歲錢”也得事先安排好;包括哪家有紅白喜事,會請到母親的,表示心意的紅包也要準備好…而所有這些,都沒有標準,需要子女看望老人和聽他們“嘮叨”時觀察,適時添補…

    錢不在多,心意到了最重要。但是在老人父母眼裡,陪伴勝過金錢紅包,過年一家人團團圓圓的聚在一起吃個飯,嘮下家常在老人眼裡最好不過了,反而給他們錢他們覺得很破費,因為他們吃過苦知道掙錢不容易。所以過年了多陪陪他們才是最好的。

  • 6 # 渴望的驚喜

    看個人能力,有就多拿點兒 沒就少拿點 多不代表孝順 少不代表不孝順 都是兒女的一番心意 其實多陪陪父母比給他們錢更開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朋友把你惹毛了,你是什麼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