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何透過訓練,快速行之有效的改變自己音色
22
回覆列表
  • 1 # 深山之處

    我們說某人說話唱歌很好聽,通常多指他們音色好聽。音色大部分都是天生的。當然也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改變的,任何練習都不是一朝一夕的, 都需要一段時間的堅持。

    首先,練聲先練氣。可以通練氣來達到對氣息的控制,比如吸一口氣發“絲絲”音, 要慢,要均勻;

    其次,以練習口部操,加強對發音肌肉的訓練。

    還可以練習一些共鳴,比如口腔共鳴胸腔共鳴。

  • 2 # 鬱鈞劍

    我們主要是交流,儘量多唱多聽,但是我還是想說四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因為大家都在研究民族聲樂男高音,我們現在究竟是唱美聲唱法還是唱民族唱法?

    如果我們真正是想致力於唱民族唱法的話,一定要相對的去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我曾經說過很多,舞蹈沒有人敢去用芭蕾舞的理念去判斷民族舞跳得好與不好,因為芭蕾舞很講究位置。也沒有任何人敢用西方話去判斷我們中國大實話的好與不好,也沒有任何人用西方建築的立體的建築來評判我們的大屋頂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按照我們的大屋頂,那按西方的概念,它也是不對的,也沒有任何人用西裝的那種大裙子來評判我們旗袍的好不好,所有的藝術門類不是一個審美標準,但是唯有唱歌是用美聲唱法,在評判我們的民族聲樂好與不好,這是我想提出大家思考的。

    第二個問題,既然我們已經這樣了怎麼辦?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雖然我已經叛逆了很多年,我會用那種方法差,但是我不那麼唱,我說過很多次,“家中的老媽媽已是滿頭白髮,”但是我不這麼唱,我一定要唱成“家中的老媽媽”我一定要出來一點,再進去一點,但是那樣我會我不那麼唱,但是我在聲樂界被人說的最多的是你看他方法都沒解決,他裡出外進,我想這種說法大家學聲樂的人都聽過。

    既然我們是民族聲樂的研究會,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研究去思考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否認任何美聲唱法的既成事實的偉大之處和它的正確之處。

    因為我們學聲樂的時候只有學美聲唱法,那時候通俗唱法,民歌唱法都沒有。我們70年代學聲樂的時候哪有什麼唱民歌,那麼我們一開始學的就是美聲唱法。

    我第一個老師是上海音樂學院畢業的,是個女中音,她的先生是大指揮家,他太太教我唱歌,他就說了一句話,至今讓我覺得也是離經叛道的,他說一個好的男高音,他的中聲區的大部分音色應該向女中音,一個好的女中音,她的漂亮的音色往往像男高音,這個東西也是要我們思考,要我們琢磨的事情。

    我們現在哪個唱男高音的人去琢磨了我的音色應該像女中音那麼美,但是你不能說她一點道理都沒有。以前我們聽關牧村也好,德德瑪也好,偶爾乍一聽,“唉呦,這個男高音是誰呀?”會有這種錯覺。

    所以我覺得音色的問題也是我們現在男高音很少去考慮的問題。一唱歌就想的是我氣息怎麼樣,方法怎麼樣,有誰考慮過音色,但是音色是真正能打動聽眾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聽眾不管你方法,迷住他的是音色,聽眾只管好聽不好聽。

  • 3 # 李明芮

    如何透過訓練改變自己的音色?

    這個問題得從兩個方面去看待,你是想透過訓練去改變自己說話的聲音呢,還是想改變自己唱歌的聲音?下面我從說話和唱歌這兩個方面來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音色,每個人的音色質感都是不同的,有人的音色明亮尖銳,有的人聲音寬厚,這些都不奇怪,有一些人可能會有一些鴨公嗓,或者男人說話,有女人的聲音,這些是指說話的聲音,那麼這些聲音,如果是想透過訓練來改變,可以改變嗎?回答是肯定的,首先我想說每個人,發出來的聲音,是因為說話的位置不同,發出來的聲音也不同,比如說,有的人,他說話的方式比較靠前,喜歡從這個鼻腔出來,這個時候呢,她的鼻音就會比較重,有的人呢?他喜歡在他的舌根部發聲,這個時候,她發出來的聲音,就會感覺有一點壓住喉嚨,所以你擁有什麼樣的聲音,說話的聲音是跟你平時說話的習慣,以及你說話的位置是有關係的,那如果有一些人,她比較靠舌根後面說話的,她的聲音比較厚,她想讓自己的聲音變得溫柔一點,這些透過訓練,聲音是可以改變的,我曾經參加過一個國際的聲音交流研討會,有很多的聲音矯正的專家都分享過這方面的課題,所以如果你對你自己說話的聲音不滿意,他也是可以透過系統的方法來改變自己的音色的。

    那麼第二點就是透過系統的方法來改變你唱歌時候的音色,這個也是可以透過系統的方式來改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浙版《西遊記》導演沒有拍攝全部情節,真的是導演拍了自己喜歡的幾個故事情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