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夜讀春秋
-
2 # 只此人間
這是吳三桂獻忠心,從而積蓄力量。歷史證明他的這種做法適得其反,傷透了漢族士大夫的心,為後來的敗亡埋下伏筆。
-
3 # 南朝居士
很簡單,這是交給清廷的投名狀,表示跟南明徹底決裂了,只能投靠滿清了。
而且,你把朱由榔交給清廷,這不是把燙手山芋給滿清麼?殺了他?好像不行吧?養著他?好像也不行吧?
食君之祿,擔君之優,不如我把他殺了,既納投名狀了,只能投靠朝廷,也算替朝廷解決問題了
-
4 # 松壑濤聲
這很顯然是以滿清皇帝為首的統治集團讓吳三桂乾的。1.對永曆的處置許可權不在吳三桂;2.幹掉永絕後患;3.這鍋得讓吳三桂背(好處有二:滿清不招恨,三桂無退路);4.這埋下了隠患,也部分成為吳三桂恨滿清的部分理由,也成其起兵的部分理由:歷史評議。(《好了歌》人生但求“名、利”:吳三桂降清是“舍名求利”;削蕃導致利沒有了,反叛是“求名求利”,“以名求利”,什麼“衝冠一怒為紅顏?”——純粹是自私自利的蕃鎮。)
-
5 # 792突擊步槍
我覺得對吳三桂也要一分為二——
第一、吳三桂沒有帶領清軍與明軍作戰,那時的清朝已被李自成的農民軍推翻了
第二、李自成入京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搶了皇宮搶民間,北京家家戶戶都被搶劫過,京城的老百姓對李自成都恨之入骨
第三、大勢所趨,滿清入關是中華民族的又一次整合,滿族也是中華民族的五十六個民族之一,不算是“外族”
清朝基本上固定了中國的版圖
清軍入關以後,在明降軍的帶隊下,一路南下攻佔明朝大片疆土。桂端王朱常瀛之子朱由榔在李定國、孫可望等將領的扶持下在廣西南寧稱帝,繼續在西南一隅進行抗清鬥爭。清軍入關
李定國雖然曾一度在西南地區擊敗清軍主力,斬殺清軍統帥,但滿清入主中原之勢不可逆轉,永曆帝朱由榔跟隨李定國敗退進入緬甸。很快,吳三桂率軍攻進緬甸,緬甸王攝於壓力,將永曆帝交給了吳三桂。
永曆十六年六月,吳三桂將永曆帝絞死於昆明,就連當時的清軍將領都覺得吳三桂過於殘忍。那麼,為何吳三桂不將永曆帝交給滿清朝廷,而是直接絞死呢?一,絞死永曆帝,是為了向滿清遞交投名狀。
吳三桂任山海關總兵時,怒髮衝冠為紅顏,投降了滿清,致使清軍入關。清軍入關後,以吳三桂為前鋒,擊敗了明軍和農民起義軍,攻佔了明朝大片疆土。 吳三桂
雖然吳三桂為滿清入主中原立下了赫赫戰功,多爾袞甚至還與吳三桂歃血為盟,但並不能夠完全消除滿清對吳三桂的疑慮。如果滿清一旦懷疑吳三桂不忠,吳三桂很容易在明軍和清軍的夾縫裡被消滅。
為了完全取得滿清朝廷的信任,吳三桂在昆明處死了永曆帝,以示自己與南明政權勢不兩立,這也斷了吳三桂投向南明政權勢力的可能。 吳三桂絞死永曆帝后,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滿清朝廷的信任,被滿清朝廷封為了平西王,鎮守雲南,讓其繼續剿滅南明軍事勢力。
二、絞死永曆帝,斷絕南明勢力繼續抗清的念頭。
崇禎
李自成率領起義軍佔領北京皇城後,崇禎皇帝朱由檢雖然吊死在了煤山上,但明朝政權尚未垮掉;清軍在吳三桂打頭陣下攻陷大片明朝疆土,明軍殘餘勢力依然扶持永曆帝在西南一帶負隅頑抗。
吳三桂認為,南明政權不垮,南明殘軍依然抵抗,南明餘辜對明朝復國仍抱有幻想,都是由於他們還有一個精神領袖永曆帝朱由榔,他們寄希望於朱由榔能夠團結所有抗清勢力光復明朝。
為了斷掉南明殘軍的幻想和信念,吳三桂決議絞死永曆帝,以便使得南明殘軍失去繼續抵抗的信仰和精神支柱。
三、絞死永曆帝,擔心明朝勢力捲土重來。
永曆帝
當吳三桂投降清軍,讓清軍入關的時候,他就註定了沒有回頭路。降清的吳三桂成為了明朝的叛徒,漢人唾罵的物件,一旦清軍在入主中原的過程中失利,明朝能夠重新崛起,那麼,吳三桂將會墜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為了使自己能夠在這朝代更替的歷史局勢中萬無一失,吳三桂認為必須將自己牢牢的綁在滿清這顆大樹上,並拼盡全力將南明勢力剷除殆盡。處於時代風口的吳三桂,絞死了永曆帝,抗清中堅勢力李定國,知道永曆帝被吳三桂絞死後,痛心疾首,病逝而去。
吳三桂投降滿清,放清軍入關,為滿清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沒有什麼意外的話,將會富貴一身,直至終老。但,可笑的是,吳三桂背叛明朝十一年後,曾經叛明投清的他,自己又舉起了反抗清朝的大旗,不過,這回他沒有這麼幸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