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玩的國學

    一個很好的問題。謝謝!首先我們先來解釋一下,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是什麼意思。這句話翻譯成現代文就是,一個有見識的君子,是不會呆在一面危險的搖搖欲墜的牆下面的。這就告訴我們要審時度勢,不做違反規律、違反道義的事情。這裡的危牆,我們可以看成是一個比喻或一個象徵,象徵著一種趨勢和潛在的發展規律,或者是一種社會規範。所以說一個君子應該學會明辨是非審時度勢,順應自然順應法則,就像是孔子說的,君子是亂邦不入,這個國家很亂,去了可能會一事無成,也可能會一命嗚呼,既然知道危險,你還要去,那就是和自己的前途和生命開玩笑,這不是君子的明智之舉。

    事實上,孟子對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有更加深刻的哲學思考,他把這句話上升到人的命運以及人如何對待自己的命運的高度。孟子說: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把人類的命運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正命,一個非正命。正命就是按照道義的原則,去探索人生的道路實現人生的理想,即使失敗,那也是正命,因為我們已經努力了,可以無怨無悔了。非正命就是明知道這件事不對,明知道你做的事情違反了法律和道德規範,最後被法律制裁弄死,違反了自然的發展規律,最後失敗而徒勞無功,就像是你明知道這堵牆馬上就要倒塌,你還非要站在危牆下面,最後死於非命一樣。所以,面對命運的安排,君子是行正道得正命,小人是行歪道而行非命。

  • 2 # 泛海一月

    包含“君子”二字的名言不勝列舉。生活中的某個時點,某個情境,幾乎所有人都曾經用這些名言自詡過君子。“君子”已離本意漸遠,已成為泛自己的代稱。

    其實“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這句話,強調的重點也不是這個“君子”,而是這種審時度勢的處事之道。還有一句話叫“識時務者方為俊傑”,結合起來理解更好。一個“君子”,如果看不清形勢,不懂得去合乎情理地變通,勢必會給他繼續行“君子之道”帶來障礙,嚴重者,還會喪失繼續行道的機會。

    個人是渺小的,穩定情緒,冷靜心態,在累累於形的“危”面前,保全自己非常重要。因為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也是本性。“君子”按人性的規律行事,沒有問題,只要不過分也就無可厚非。

  • 3 # 意猶未盡520

    感謝邀請,我們眼裡的君子二字的理解,從源頭,過去到現在定義有不同的要求演變。個人理解的君子,具備才能,智慧,人品,正義感的人。儒家的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我自愧瞭解不到。所謂的智慧二字,具有很好的判斷力,對於方向和危險,可為的和不可為的,取捨定奪之間,方顯其出色之處。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君子能很早的就識別威脅,做好準備工作,很早就避免問題。再退一步的講,人的本能,動物性的趨利避害特點,出於本能的自我保護,知道怎麼做。所以,至於,提出的,對儒家的這句話的理解,不知道你用意何為?

  • 4 # 九芝海棠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這則典故出自於《孟子·盡心上》。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這句話用現代話說就是,一個有見識的人,是不會呆在一面危險的搖搖欲墜的牆下面的,這就告訴我們要審時度勢,不做違反規律、違反道義的事情。

    我認為, 把孟子的這句話加以引申,上升到人的命運以及人如何對待自己的命運的高度來解釋就是: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危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按照孟子說的,把人類的命運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正命,一個非正命。正命就是按照道義的原則,去探索人生的道路實現人生的理想,即使失敗,那也是正命。

    但是,運氣一直好或一直壞的話就會改變命運,運氣的好壞就看人是否善,善,運氣就會變好,不善,運氣就會變壞,一直善,運氣就一直好,許多該發生的壞事也會不發生或者傷害小點,這樣人的命運就改變了,不善也一樣,關鍵要持之以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節快到了,你們準備怎麼過,給家人準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