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貝美雨鑫面板修復中心
-
2 # 可愛的小一
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總會下意識的放下手機,看看身邊的孩子。或許一直以來是我們小瞧了她們的心裡感受。總覺得五六歲的孩子,相比嬰兒時期,需要我們照顧的地方沒那麼多,殊不知,其實需要我們考慮得更多了。今天我們的小小失誤,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多不良影響。個人認為最容易引起的問題有以下
由於缺乏父母的關注,刻意為了引起重視而來的搗亂,打架,自虐。
也養成玩手機的壞習慣,耽誤學習
過早接觸網路,虛擬的世界裡影響,在此我就不多說了,想必大家能想來。
由於缺乏父母的關注,只要有人稍微表示關心,就有可能過早戀愛。
父母隔閡,不願意溝通,覺得父母不愛自己。
我覺得這是最常見的情況。不要覺得小題大做,換而言之,假如這是戀愛中,男女雙方之間的問題,我想大家立馬就能理解。當你的男朋友抱著手機玩遊戲,跟別人聊天,不理你時,我想,你心裡的火焰山,是幾個芭蕉扇都撲不滅的。
孩子也一樣,她需要讚揚,同樣也需要關注,這是你愛不愛她最顯而易見的表現。
時間往前,親情出現時,出現在天平另一頭需要權衡輕重更多的是愛情,友情,自由,工作等,而如今只是一個通訊工具。我想這可能是當下最應該令人深思的問題了。
百度百科裡,親情它有兩個特點:一是互相的,不是專一的;二是立體的,不能是單方面的。所以這份愛不是單純的你養我長大,而更多的是陪我長大。
我們應該抬起頭,看看身邊嬉笑的孩子,日漸老去的老人,窗外的天空,樓下的花園。因為我們也會老去,孩子也會長大,今天需要你關注的她們,就是十幾年後需要關注的我們自己。
我並不反對玩手機,畢竟快速發展的社會需要我們快速瞭解各種諮詢訊息,手機更方便快捷。但我想我們需要一個度量,而不是成為習慣。長久玩手機所獲得心裡的愉悅感並不能有養兒育女帶給我們的這種長久的成就感相提並論。最後附上《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裡的 一句話結尾好了。
付出比獲得更能激發愛。愛是一份伴隨著付出的關切。我們確實最愛我們傾注了最多心血的物件。“是你為你的玫瑰花費的時間,使你的玫瑰變得這樣重要。
-
3 # 橙光頭
我是一個選擇困難症的人,首先把手機,愛人,分為兩種:手機是戀人,愛人是老婆
第一:我會選擇跟手機談戀愛,跟愛人過一輩子!第二:這個世界是美好的,若真沒有辦法遇到必須選擇的話,不妨換一種思維去考慮,古代有句話,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釋義:魚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不能同時拿到這兩樣東西,那麼我就捨棄魚而選擇熊掌,該放下的還是得放下,該放棄的還是得放棄,為什麼不能把魚給老婆,熊掌留自己呢!這是多麼美好的結局!
-
4 # 情感音標
這個選擇,人人都會,而且都會選擇親情。
但是在行動當中,我們都忽略了,即使是寫文章的我,都沒有在二者之間選擇正確的。
我們總是在親情圍繞在身邊的時候忽略了她,家人一起團聚吃飯,人人玩手機;家人出門去玩,車上大家玩手機;回家過年父母在那裡忙前忙後,我們在玩手機……
一年年,年味兒越來越淡,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家人之間的溝通少了,當然也有極速物質文化帶來的衝擊。
選擇題我們都會做,但是選對了不代表做對了,慢慢改變,做好自己,儘量放下手機,手機帶來的快樂只是一點點,很多時候它給你的資訊是駁雜的,很難吸取到有價值的東西。
回覆列表
如果一定要二選一的話,就跟老孃、老婆掉河裡了,你救誰的問題一樣。我老媽會游泳,所以我媽會先救我。親人手上也都有手機,二選一的話當然選親人啦。沒有前提,答案就會有多種和諧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