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魯家武
-
2 # 文字拾荒人
我們對“藏頭詩”都喜聞樂見,但並沒有“露頭詩”這種通俗稱謂的詩體。明朝梁橋所撰的《冰川詩式》中就已經指出過:“藏頭格,首聯與中二六句皆具言所離之景與情,而不言題意,至結朕萬說題之意,是謂藏頭。”
藏頭詩,又名“藏頭格”,是雜體詩的一種。藏頭詩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指在某一首律詩的尾聯中點明題意而前三聯都不點出詩歌主旨。
有一對夫妻夜晚趕著驢從城裡準備回家,這一晚恰逢縣官坐著轎子外出巡視,轎子邊的隨從鳴鑼為縣官開道之時,夫妻的毛驢受到了突然的驚嚇,接著撞到了縣官的轎子,一怒之下縣官沒收了毛驢,還要杖打這位丈夫。後來縣官聽說這位婦人是位才女,便要求她現場作一首詩,詩中如能隱含八個“不打”,便赦免其丈夫。才女不假思索,侃侃而吟:
月夜誰樓史鼓罷,
漁夫收網轉回家。
賣芝之人去投宿,
鐵匠熄火正喝茶。
獵人山中縛死虎,
飛蛾團團轉燈花。
院中秋千已停歇,
油郎改行謀生涯。
毛驢受驚碰尊篤,
乞求老爺饒恕他。
整首詩一共十句,前八句,句句都藏有“不打”之意:不打鼓、不打漁、不打拳、不打鐵、不打獵、不打蟲子、不打鞦韆、不打油,但這八個“不打”都未點明詩歌的主旨,直到最後兩句,才含蓄地指出了詩歌的主題,希望縣官不杖打自己的丈夫。這便是“藏頭詩”最早的樣式。
第二種是指“藏頭詩,每句頭字皆藏於上句尾字也”。還有另一種稱法——“拆字藏頭連環詩”,它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從讀法上都非常巧妙,被譽為藏頭詩中的精品。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藏頭詩《遊紫霄宮》便屬於這一類,詩作如下:
水洗塵埃道未甞,
甘於名利兩相忘。
心懷六洞丹霞客,
口誦三清紫府章。
十里採蓮歌達旦,
一輪明月飄桂香。
日高公子還相覓,
見得山中好酒漿。
詩中第一句的頭字“水”,藏於末句的尾字“漿”之中,依此類推,第二句頭字“甘”,藏於第一句尾字“甞”(古同“嘗”)中,第三句頭字“心”,藏於第二句尾字“忘”…… 最後一句頭字“見”,藏於上一句尾字“覓”。
第三種也正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種,即作者將欲說之事或全詩主旨分藏於詩歌各句之首。所以如今我們所見的最多的便是這第三種形式,作者往往把所要表達的意思藏於詩中,讀者理解的時候,只需要把每句的第一個字連起來讀即可。我們所熟悉的文人士大夫在遊興之餘也常常喜歡作上一首藏頭詩,比如明朝大學問家徐渭,泛舟遊西湖,面對平湖秋月勝景,即席寫下了一首七絕藏頭詩:
平湖一色萬頃秋,
湖光渺渺水長流。
秋月圓圓世間少,
月好四時最宜秋。
短短一首七絕中,就藏了“平湖秋月”四字。
現代著名詩人艾青80歲生日時,詩人劉章送給他一首詩:《賀艾青八十大壽》,詩云:
艾子初萌三月天,青青芳草滿人間。
詩家自有留春筆,豪氣凝成珠玉篇。
詩的內容是艾青的讚美與敬慕,詩頭藏“艾青詩豪”四字。這首祝賀詩了一層情趣,被傳為詩壇佳話。
藏頭詩除了常見的藏字於句首外,其實還有中藏、雙藏、另藏和斜藏。中藏和斜藏也可稱為“嵌字詩”,是藏頭詩的變體,因為可以避免一些難以開頭的字而受到廣大藏頭詩詩人的喜愛。
回覆列表
藏頭詩,是詩之別格之一種,正名為鶴頂格。能俗能雅,廣受大眾喜愛。但真正寫得好的藏頭詩較少。
《水滸傳》中,曾有吳用寫在盧俊義家牆上的兩首詩,便為藏頭詩:“貴造有四句卦歌,小生說與員外寫於壁上;日後應驗,方知小生妙處。”“蘆花灘上有扁舟,俊傑黃昏獨自遊。義到盡頭原是命,反躬逃難必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