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豪諾媽媽育兒記
-
2 # 金魚媽媽談育兒
之前有看到新聞說,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有幾個年齡段千萬不能打孩子,否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一:3歲以前的孩子不能打在1~3歲的階段,孩子處在自主性與羞怯和疑慮之間搖擺的階段。兒童迅速學會走、爬、推、拉和交談等許許多多的技能,學會了如何抓握和放開。
他們不僅把這些能力應用於物體,而且還應用於控制和排洩大小便。換句話說,兒童現在能“隨心所欲”地決定做還是不做某些事情。
父母必須按照社會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精心保育兒童行為的任務,而又不能傷害兒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如果父母使用體罰,兒童就會感到疑慮而體驗到羞怯。
因為在這一年齡段,孩子的活動主要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為吃、喝、拉、撒、睡帶來的條件反射,是無意識的。
在這一階段體罰孩子,會影響他們做出正常的生理與心理反應,導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二:6-12歲的孩子不能打6歲以後,多數孩子已經進入學校了,獨立自主意識有了較好的發展,自尊心越來越強,開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著憑藉自己的能力、勤奮,不斷帶來各種成就。
這時體罰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喪失成長所必須的成功體驗,影響人格的健康發展,養成消極、自卑的人格;而且在這一時期進行體罰,孩子能夠清楚地記住父母對自己的體罰,在心靈蒙上一層陰影。
三:青春期的孩子不能打進入青春期後,兒童在肢體運動、認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漸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統一的自我。他們強烈感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獨特的個體,具有認識自我、表達自我、張揚自我的強烈要求。
如果這時體罰孩子,他會感到這是對自己人格的嚴重踐踏,產生強烈的牴觸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還會產生某種報復與逆反心理;而且,隨著知識的增多,他們會清楚知道父母的這種做法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一種違反法律的錯誤行為,因而會對父母產生不良印象,認為他們不遵守法律。
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孩子的成長,在生活中讓孩子多和孩子去交流,讓他擁有很多的朋友,在他與朋友交流的過程中去發現孩子的性格,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要在孩子心中樹立起榜樣的威信,靠打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偶爾起個震攝就行了,重要的是父母要與孩子做朋友,他才能理解你,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