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湘山寺小沙彌

    沒必要去追究什麼來源,許多詞彙都只是一種方言的正常表達?就好比你問1+1為什麼等於2一樣,毫無意義。再舉個例子,我們把“去”說成“克”,也要去溯源嗎?我們土話把“什麼”說成“嘛噶”,難道也要去溯源?許多詞彙其實就是你方言裡自然形成的,自然表達而已。當然,有些詞人值得推敲推敲的。譬如“嗦”。在湖南江西廣西都愛把吃米粉說成嗦米粉。其實這個“嗦”比吃表達起來更生動形象。

  • 2 # 小漢字見大歷史

    「摜」始見於《說文》小篆:

    引自《字源》,第1065頁

    根據《說文》的解釋,「摜」是一個形聲字,左形右聲,是「習慣」之「慣」的本字:

    《說文》:摜,習也。從手,貫聲。《春秋傳》曰:摜瀆鬼神。引自:《說文解字詁林》,頁1182

    「摜」字後來被「慣」字所代替,魏晉以後,「摜」表示「佩帶,披掛」,如:

    晉葛洪《抱朴子·博喻》:摜甲纓胄,非廟堂之飾。《玉篇》、《廣韻·諫韻》:摜,帶也

    後來,表示「摔,扔」,如明代通俗小說:

    《水滸傳》第二十六回:(武松)把那婦人頭望西門慶臉上摜將來。

    總的來說,「摜」字有下列五個義項:

    引自:漢語大字典,第二版,第2067頁

    題主所說「摜」在吳語中表示「扔、摔」,其實不止吳語,很多方言都用這個字表達「扔、摔」。

    比如上面所引的《西遊記》、《水滸傳》是很明顯是明代的北方方言。《鏡花緣》是清代的官話

    我查了一下《漢語方言大詞典》,漢語中從南到北,有九種方言都用「摜」表示「丟棄、摔」,但確實在吳語區分佈最廣:

    引自,《漢語方言大詞典》,頁5394綜上所述:

    在吳語、湘語、粵語等漢語方言中,表示「丟棄、摔、扔」的方言字「摜」,始見於小篆。

    是一個形聲字,從「手」,「貫」聲,本義為「習慣」。

    所以,「摜」是「慣」的本字。「慣」行而「摜」廢。中古以後,「摜」又表示「披戴、佩戴」之義。

    但是,這幾個義項看不出「假借」和「引申」的線索,因此,極有可能是「同形字」,也即:不同時代的造字,字形偶然相同。

    「同形字」跟「異體字」的概念正好相反:

    異體字:字形不同,字義完全相同。

    同形字:字形雖然相同,字義不同,其實是不同的兩個字。

    比如:「紅色」的「紅」和「女紅」的「紅」字形完全相同,卻是不同的兩個字。

    「紅色」的「紅」,念「hong2」,是一個形聲字,左形右聲。

    「女紅」的「紅」,念「gong1」,是一個會意字,表示「女人的針線活」,也即「女功」。

    引自:《漢語大詞典》,第4卷, 頁261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國榮是加拿大國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