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小白兔
-
2 # 墉上閒人
奉節縣位於重慶東北部,長江三峽庫區,東臨巫山縣,南接湖北恩施,西連雲陽縣,北靠巫溪縣。
劉備被東吳名將陸遜火燒連營後,逃到白帝城,想起關羽張飛桃園結義之情景,憂憤交加,病情越來越重,自感時日不多,隨急招諸葛亮、李嚴等重臣。
劉備吩咐諸葛亮道:“若阿斗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感激涕零道:“臣定竭盡所能,輔佐幼主完成大業”。
唐貞觀年間旌表“武侯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把諸葛亮肩負託孤重任的白帝城更名為“奉節”。
-
3 # 黑皮haipi
我們現在知曉的白帝城源自李白筆下“朝辭白雲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白帝城位於:重慶市奉節縣夔門街道辦事處瞿塘峽社群白帝城景區。白帝城託孤就發生在此地,景區內現在還有託孤堂,先說託孤故事由來。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打敗曹操奪取了益州咽喉漢中,形勢似乎一片大好;而且鎮守荊州的關羽發動了襄陽、樊城戰役,水淹七軍、斬龐德、降於禁,打得曹操幾乎遷都,一時風行無兩。後被吳國呂蒙裝病渡江偷襲荊州,關羽背後遇敵敗走麥城,遭人出賣擒獲後不願招降被殺。
兩年後,劉備稱帝,因其弟關羽被東吳大將呂蒙偷襲殺害,怨恨四起而憤然起兵,在夷陵被東吳陸遜用計“火燒七連營”,大敗而退。把近幾年辛辛苦苦累積的精銳力量幾乎掏空。劉備因此羞愧交加,病倒在白帝城。
幸好,蜀國有“千古第一賢相”諸葛亮。劉備和諸葛亮關係,堪稱後世之君臣典範,在劉備“三顧茅廬”時已經非常牢靠,一篇“出師表”,讓無數後人為之傳頌。在這“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大環境裡,士人們夢寐以求的兩代“帝師”無人能及。能夠達到這種魚水境界的君臣,也只有此二人。
諸葛亮歷來主張聯吳伐魏,不贊成劉備對東吳用兵,因此被劉備留在成都,而且諸葛亮也不得不留:本來蜀國的人才就少,加上關羽敗亡,張飛被刺,“鳳雛”龐統、法正早死,他留在成都除了輔佐太子劉禪監國,也能起到“鎮國、安撫、供需、籌糧”的作用。若是諸葛亮跟隨劉備一起,情況或許不一樣,因為劉備是“常敗將軍”,沒諸葛亮在旁協助,加之用兵癟腿。瞧不起吳國年輕的統帥陸遜,遭遇後輕敵大敗而退,在永安(奉節縣)白帝城一病不起。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召益州犍為太守李嚴到永安,拜尚書令;章武三年二月(公元223年),劉備急招諸葛亮到永安;四月,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
唐貞觀23年,因旌表蜀丞相諸葛亮奉昭烈皇帝劉備“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品質,隧改名奉節。
-
4 # 中行偃1
答: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杜甫)
永安鎮,就是現在的重慶奉節縣老城。《三國志·趙雲傳》雲兵進永安,吳軍已退。
歷史記載,劉備病死在永安宮,託孤大臣李嚴任永安都督,趙雲並沒有留在永安,隨諸葛回到了成都。
奉節縣 “以其奉山南東道總管節制” 而名。
-
5 # 寧哥說事三國時期劉備白帝城託孤,位於現在的重慶奉節瞿塘峽,奉節東白帝山上。原名子陽城,在西漢末年公孫述所建,公孫述自號白帝,故為“白帝城”。
奉節是一個文明的古縣,歷史悠久,早在唐朝之前,有另外一個名稱魚腹縣。唐貞觀23年,因旌表蜀丞相諸葛亮奉昭烈皇帝劉備“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品質,改名奉節。
-
6 # 人間懵懂小書童
白帝城託孤
劉備為復仇盡起全國之兵去討伐吳國,卻被陸遜擊敗,兵敗退到白帝城。 223年春劉備病危,在白帝城召諸葛亮、李嚴輔佐其子劉禪的歷史事件。
白帝城(原名子陽城)位於重慶奉節。
白帝城為西漢末年割據蜀地的公孫述所建,公孫述自號白帝,故名城為“白帝城”。地處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白帝山頂,東依夔門,西傍八陣圖,背倚高峽,前臨長江,氣勢十分雄偉壯觀。如今的白帝城,廣義上即指白帝廟,內有明良殿、武侯祠、觀星亭等明清建築。
-
7 # 臥雪踏梅
白帝城託孤發生在現在的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東周戰國時期奉節縣叫魚腹縣,屬巴郡。
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公孫述築白帝城。章武二年(222年),劉備敗歸白帝城,改魚腹為永安縣。唐貞觀23年,因旌表蜀丞相諸葛亮奉昭烈皇帝劉備“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品質,改名奉節縣。1949年12月3日奉節和平解放,12月19日成立奉節縣人民政府。1950年,奉節縣屬四川省萬縣專區。1968年屬萬縣地區,1992年屬萬縣市。1997年3月隨萬縣市隸屬重慶市,後直屬重慶市。
-
8 # 雲澤鎬輝
白帝城託孤發生在今天的奉節夔門街道辦事處的白帝城風景區,白帝城是因為西漢末年公孫述駐此,而他號白帝,故名白帝城。為何叫奉節,因為唐貞觀二十三年,為旌表蜀國丞相諸葛亮在此奉劉備遺命託孤,夙夜在公,忠謹奉節,所以改名奉節
回覆列表
白帝城位於重慶奉節縣瞿塘峽口的長江北,西漢白帝公孫述所建顧稱“白帝城”
白帝城有許多歷代大詩人遊覽,留下大量詩篇,因此有“詩城”的美譽
唐代大詩人李白《早發白帝城》,便是描寫李白流放途時描寫白帝城的詩句,也是李白流傳最為廣泛的詩篇。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