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東姐妹花
-
2 # 路途情懷
說實話這事我遇見過,去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時候,在山上有一家賣銀飾店,導遊一個勁的忽悠這好那好的,正好也是情人節,也湊巧我家那位也喜歡,想象一下當時的場景 在你身邊 導遊 愛人 3名店員 嘰嘰喳喳的給你說這個好那個好 喜歡就買吧 這個銀飾絕對不發黑 等等 於是乎我感覺 我兜裡的錢不是我的 它就是為你們而來的 我知道我被忽悠了 我也知道景點飾品的真假度 但是 家人 私導 店員 自己 都開心 價格也不貴買就買了吧 雖然飾品早已發黑 我們誰都沒有埋怨過誰 紀念我們的回憶
-
3 # 珞寂朵
我想,有過團隊遊經歷的,免不了都會有被誘導購物的情況發生。與強制購物相比,誘導購物或許感官上會舒服一些,但其實本質還是一樣的。至此,我來分享下自己的看法,以及應對措施。
誘導購物的方式車賣:字面意思就是,導遊在車上販賣推銷。無論是國內還是境外遊,安靜地坐在車上的機會其實是很少的。大部分的導遊都會在抵達目的地景點前,在車上提前講解一番。或是拉近和遊客之間的關係,在車上介紹目的地城市的歷史人文和奇聞趣事。不過,有時候講著講著就變了味。不是扯上了賣東西,就是介紹景點周邊的隱形購物店。
劃店:就是在前往用餐點前,先經過一長串的商店。在抵達前,在車上做好鋪墊。在經過商店時,放慢腳步,同時不經意地推薦商店櫥窗裡的商品。待遊客用餐完畢後,放足夠的空閒時間待遊客主動進店觀看。有時候,劃店還體現在行程過程中,提供免費廁所的地點。這種情況在境外尤其明顯。廁所在商店最裡處,待遊客三三兩兩走出廁所時,免不了會被商店裡明晃晃的商品勾去。
應對的手段首先,提前制定好購物清單。
將必須購買的商品,包括品牌、規格及價格資訊標註清楚。然後給自己一個超額預算,就是若看到自己喜歡或是計劃外的物品,要有一個限制購買的金額。
其次,要擺正自己的需求和心態。
捫心自問,購買的動機是真的需要還是人云亦云的趨勢。這時候,理性消費很重要。如果你只是因為受到旁人購物慾望的影響,或是別人嘴裡的那句“不買就吃虧了”造成的衝動消費。等你付好錢,走回車上的那段時間,或許你就慢慢開始後悔了。
一般來說,我都是根據以上總結的應對手段來規避或是理性對待誘導購物。畢竟,花的是自己辛苦賺來的錢,總要想清楚不後悔才是最好的。
-
4 # 月月愛旅行
第一次跟團旅遊,是去九寨溝,那個時候坐的汽車,天不亮就出發了,中途導遊帶我們去逛了一個賣藏藥材的地方,我沒有買,後來又去逛了一個賣銀器的地方,我也沒有買,買東西耽擱時間,加上路上車壞了,搞得半夜才到九寨溝。第二天從溝裡出來又帶我們去看了當地的表演,說不過導遊,最後還是去了。
第二次跟團是從北海坐船到三亞,當時有點晚了沒坐上車,經不住一個導遊的勸說,跟他報了團,主要考慮當天晚上有免費的酒店,結果中途也就去一些非常小的消費景點,到三亞還沒開始玩時間就到了,旅行團開始往回撤,我覺得還沒開始玩,就中途離團了。
我是喜歡自由的人,所以這兩次的跟團遊並不太舒服,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跟過團了。
當然,並不是說跟團遊不好,如果你是去純玩的,你就一定要報那種純玩的團,現在的旅行社如果有消費他也會提前說的。所以跟團遊還是自助遊,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就行了。
總之,跟團遊比較省心,也安全,你只需要跟著導遊安排的節奏走就行了。
自助遊的話就需要自己做功課了,但是相對來說更自由,更靈活一點。
回覆列表
年少旅遊曾經算是被欺騙過一次,現在說出自己的經歷希望以後不要有遊客再被欺騙啦。
之前大一跟同學一起去北京玩,一出火車站就有好多介紹各種旅行團的。一位阿姨直接拉著我們說北京長城一日遊50塊錢,因為年少也因為不經世事感覺價格不貴就答應跟團了。後來我們坐上大巴車出發了,去車上以後導遊的真實面目就暴露出來了,說你們來到這個團的價格不等,有五十塊錢的有三百塊錢的。說大家現在可以下車但是你們得把乘坐大巴車的錢給我,按照北京的物價給我們算了一下應該給她多少錢,我記得那個數字是差不多二百塊錢。然後她說不下車的現在沒人交二百塊錢是一個自費專案的費用,不是自願參觀是都得交,因為下車和繼續參加旅行團的價格相近所以沒有一個遊客下車。沒有現金的遊客他們還帶到了一個ATM機那裡提錢,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流行支付寶和微信付款。自費專案的照片如下。
交完錢後給我們了一個牌子帶著代表我們是這個團的成員,真是一個屈辱的牌子。後來在帶我們走馬觀花的參觀完長城後就帶我們到一個購物景點了,在路上給我們說她們導遊有多辛苦,你們得多買東西買完的小票要交給我,你們買一百塊錢我有二十塊錢提成。真的有很多遊客買了很多的特產,能出來旅遊的除了窮學生應該都比較富裕吧。慶幸的是沒有規定每個人必須買多少錢的東西,我和我的同學一人只買了十塊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