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上官很帥
-
2 # 呵呵最愛林妹妹
是的。的、地、得的用法現在仍然需要區分。在作結構助詞的時候,“的”作為定語標記,“地”作為狀語標記,“得”作為補語標記。但是在語言生活中並不是所有定語狀語都一定要有標記的。這與語言的節律和定語中心語概念層次相關。一般傾向於定中,狀中構成雙音節可以省略標記。定語狀語中心語概念層次相近可以省略標記。“得”作為補語標記也不是存在於所有補語前面,一般只有可能補語趨向補語用得做標記。
-
3 # 一品好粥道
是的,而且要嚴格區分。
之前聽人說過 好像是有過混用一段時間的經歷,後來就變得規範了。為什麼呢?私以為估計和繁體簡化是一個道理吧,想著一切從簡,但是由於這三個“de”的區別還挺大的,混用易導致表意不清,所以又不得不再改回來。
在我看來,區分三個“de”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個不僅能夠體現漢語的博大精深,最重要的能夠避免歧義。比如說下面這幾組句子:
第一組:“的”和“得”說到火燒,這家做的確實好吃--------------就是說:這家店做的(火燒)比其他店做的(火燒)好吃
說到火燒,這家做得確實好吃--------------就是說:這家店做得“好吃”,而非“不好吃”
第二組:“的”和“地”迎面走來兩個社會青年,走到快接近時,有一個壞壞的朝她笑了一下----------就是說:其中“壞壞的”青年笑了,是樣子壞
迎面走來兩個社會青年,走到快接近時,有一個壞壞地朝她笑了一下----------就是說:是其中一個青年笑了,是笑得壞
我們可以看出,如果隨意更換的話意思會有很大出入,為了能夠精確的表達思想,還是應該做出區分。那麼該如何區分,它們分別在何種情況下使用呢?這個有個小口訣:
“的”定語----------即“的”用於定語後頭,eg:美麗的草原
“地”狀語----------即“的”用於狀語後頭,eg:認真地閱讀
“得”後補----------即“得”用於補語之前,謂語之後,eg:跑得快,吃得多
-
4 # 世上沒有純真的愛
當然要區分!別小看這三字,它們在文章中的作用非常了得!我可以肯定的說,還有相當大部分的人還不知它們的用法甚至讀音!接下來我就仔細解釋一下。它們有個相同之處,都念輕聲“de”,而不是念本音,都是結構助詞起連線做用。不同處是在文章中寫成三個不同的字,而且相互之間的搭配和用法也不同。首先我們來說一說“白勺”的的用法,有三種:第一種形容詞+的+名詞,例如,潔白的羽毛,燦爛的陽光,遼闊的草原來;第二種:名詞+的+加名詞,例如,樹的影子, 鳥的尾巴,孔雀的翅膀;第三種,代詞+的+名詞,例如我的書包,你的名字,他的鉛筆。其次,“土也”地的用法,是形容詞+地+動詞,例如,悄悄地離去,歡樂地歌唱,默默地點頭。最後是“雙人”得的用法,動詞+得+形容詞,例如打得好,飛得高,爬得慢。熟練掌握以上範本,就得在寫作中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再也不怕相互混淆了!
-
5 # 獅子座的貓兒
區分。簡單地說,
的,用在名詞之前。前加形容詞做定語。明媚的陽光 我的同學
地,用在動詞之前。前加形容詞做狀語。狠狠地打
得,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後。後加形容詞動詞或短語做補語。嚇得臉都白了 打得哇哇直哭
如果你是需要給小學生解釋三個詞的不同,簡單說一句順口溜即可:
名詞前面是“白勺”,
動詞前面“土也”跑 。
形動後面“雙人”到 ,
默記五遍腦開竅。
我是獅子座的貓,教書寫字唱歌。喜歡我請關注。
回覆列表
現在當然還要區分啦,也很有必要去區分。
我們在口頭上說出來可能沒有什麼分別的,口頭上也沒有人去在意,但是寫在書面上的“的、地、得”還是有很大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