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滄海侃史
-
2 # 俊傑小哥
其實題主這個題問不正確,匈奴並沒有聽命過袁術的案例 看這位置就知道說不通,187年,黃巾起義的時候南匈奴發生內訌,國人殺死單于羌渠,子左賢王於夫羅即位。而參與者恐被報復不認可新單于,另立了一位單于,於夫羅被逼的只得前往漢朝正名。正值漢末大亂,195年參與了中原混戰於羅夫在河北、山西形成了割據。與河內郡的張楊狼狽為奸,攻城略地,結果遭到了兵力強大的袁紹的驅逐後來曹操滅了袁紹,抓了於羅夫,帶他兼併了匈奴部隊。
-
3 # 盛世遊牧
在春秋時期,匈奴各部一直生活在漠北地區,也就是現在的蒙古地區。到春秋戰國時期,匈奴各部逐漸發展壯大,並開始相互吞併。隨著秦始皇統一中原,匈奴的冒頓單于也在同一時期統一了漠北各部,開始向匈奴帝國發展。
進入兩漢之後,隨著漢王朝對匈奴軍隊的不斷打擊,加上匈奴內部各部相互傾軋,實力也大幅下滑,逐漸失去了與漢王朝平等對話的權利。特別是在公元48年,匈奴在天災及漢朝軍隊的打擊下,內外交困最終分裂成南北兩個匈奴。南匈奴依附與漢朝,北匈奴則繼續與漢朝作對。這大大削弱了匈奴帝國的實力。最終北匈奴在內外夾擊之下敗下陣來,殘部逃亡西北新疆甘肅一帶。南匈奴則接受漢王朝冊封,並設定匈奴中郎將,魏時為第四品官,被漢王朝安置在內蒙古西北一帶。到東漢末年,由於宦官當道,朝野動盪,生性不安的匈奴又開始反叛,致使幷州大亂,民不聊生。公元188年,幷州刺史張懿被隨匈奴一同反叛的休屠各殺害。
袁術本是汝南汝陽人,舉孝廉出身,拜為河南尹、虎賁中郎將,之後董卓進京,又任命袁術為後將軍,位在九卿下。袁術察覺出天下動盪的局勢,帶著自己的手下逃離了長安,奔逃到當時東漢人口最多的南陽郡,袁術領地最大的時候:汝南郡、潁川郡、河南郡、九江郡、廬江郡、丹陽郡、吳郡、會稽郡、廣陵郡、沛郡,橫跨了揚州、豫州、徐州整整三州十一個郡縣,可謂是當時最為強大的一股勢力。
所以,這裡聽命於袁術的應該是南匈奴,而從官職上來看,袁術被董卓命為後將軍,在軍中官職也高於匈奴的中郎將。後期,袁術地盤進一步擴大,軍力強盛,也已成為稱霸一方的諸侯,所以南匈奴單于審時度勢,會短暫聽命於他。
回覆列表
你想說的應該是匈奴單于為什麼和袁紹結盟吧,實在想不到,袁術為何匈奴有什麼聯絡,因為他的地盤在淮南,離北方邊關距離遙遠。
而匈奴之所以會投靠袁紹,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地緣位置:袁紹的地盤主要在今天的山西和河北,這些地方在漢朝,是邊關重地,與匈奴的地盤靠的非常的近,當時邊關上,經常有匈奴和內地漢人聯絡往來。可見,匈奴依附袁紹,是因為歷史因素和地理因素。
實力原因:袁紹不僅和匈奴的勢力距離接近,他個人的實力也很強。無論是幷州,還是冀州,都是當時的大州,人口眾多,資源豐富,軍隊強大,號稱是“帶甲百萬”,說是當時最強大的軍閥也不為過。
匈奴自身的衰敗:經過兩漢對匈奴的用兵,匈奴自身的實力已經非常衰弱,再也達不到秦朝末年的那一個高度,他們不敢對內地用兵,也沒有實力對內地用兵,與其與之為伍,不如投靠一個實力強大的軍閥作為依靠。
袁紹無論是家族名望,還是地盤實力,都是當時最強,匈奴依附他們很正常,比較此時的東漢已經四分五裂,中央沒有了威嚴,真正的權力反而把握在這些地方大軍閥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