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閱讀與作文
-
2 # Dannah
單詞量意義不大。表達是語言輸出,需要大量練習,並且不斷思考不斷糾正不斷從交流中學習。你缺少練習,自然就不會交流。語言不是說你背了很多單詞就能說得好。把單詞連成句子,還是不容易的。建議你多練習。
-
3 # SniperYY
四千足夠基本生活無障礙交流,可問題是光單詞夠嗎,而且你這四千是基本生活詞彙還是特麼四六級考試詞彙,還有能熟練運用常用口語的八種時態嗎,大量的固定搭配,一個look搭配不同介詞可以表達常用七八個不同意思,按詞彙量算就一個詞呀!我見過一個高中生和老外流利的聊天,高考詞彙只有3500而已,所以問題不在詞彙多與少而是你對它們掌握的程度,語法熟練程度,最最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機會天天和老外說話,口語是說出來的,不是學出來的!!
-
4 # 劍雲鋒
你可以嘗試一下,日常生活中我們隨口說出來的話,用英語怎麼說,慢慢的去融合,其次就是增加你的詞彙量,這個是硬性條件。
-
5 # 江南漁夫
很簡單啊,我還是那個觀點,聽說讀寫四種技能,詞彙和語法是基礎,你詞彙量4000+,只是兩個基礎中的一個,還有另一個基礎和四種技能呢!
拿中文來打比方吧。中文字一共十萬個不到,常用的七八千。一個外國人認識了七千箇中文字,不代表他就能把話說利索了,頂多是給他張報紙讀,上面每個字他都認識而已。比喻、諷刺、指代、誇張等手法他能理解嗎?很多成語和典故他知道嗎?像“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裡頭十個字都是常用字,但認識這十個字的人就不見得能寫出這樣的詩句來。
我們以前剛出去那會兒,都能考出四級英語,但又怎樣,還不是開不了口寫不出東西聽不懂人家的講話。必須花半年時間反覆的強化學習,聽力課閱讀課寫作課輪著來,到後面寫千字論文不成問題,開口演講不成問題,查閱英文原版資料不成問題了,才進大學開始讀本科。
要講好英文,必須對單複數敏感、對時態敏感、對介詞敏感,還有指代、倒裝等句式也是常用的。除系統的學習之外,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讀多看多說,可以找些英文的資訊門戶,每天讀一讀headline news,熟悉熟悉人家原汁原味的英語是如何表達的,比如BBC,Wall Street Journal,New York Times什麼的。亞洲的可以看新加坡的海峽時報Straits Times,沒有歐美的原汁原味但比國內的英語新聞要好很多。如果有些資源被牆了,要麼放棄,要麼翻過去。。。
補充一句,不要依賴於中文思維來開口說英文,那樣一是很累要轉好幾道彎,二來會限制你的英語水平。
-
6 # 育學筆談
那麼什麼是英語思維呢?英語思維就是英語的掌握程度與母語一樣,可靈活的使用流利的、純正的英語表達所思所想,形成本能的、條件反射式的思維方式。
中國傳統的英語教育都是教一些簡單的生活用語、單詞,語言的學習與文化背景、學科知識、能力培養脫節,所以大家多是背一些英文單詞,很少能說流利的句子,自如地運用英語進行工作,無法在國際化職場競爭中輕鬆勝出。我們需要將英語作為一種學習數學、語文、科學等學科知識的工具,進而幫助學習者建立英語思維,啟發、引導和培育大家的專案管理能力,演講演示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據學者研究,建立英語思維通常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Memoryand comprehension(記憶和理解),老師會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出發,聯絡已有背景知識,借用一些美式思維圖表,輔助孩子們閱讀理解文章。第二個階段是應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評價(Evaluation),創造(Creation)。老師會提出一些問題。如:故事的發展有幾個關鍵階段。你認為哪個階段決定了最終結局?要求學生在紛繁資訊裡,篩選有用資訊。針對學生得出答案,老師還會問一些開放的問題,啟發學生批判性思考,如:你會同情主人公嗎?為什麼,最後,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探討。用英文演講本小組的結論,或英文進行寫作表達,讓語言迴歸於實際生活應用。
-
7 # 張美麗的小世界
英文四千詞彙量對日常的交流來說是沒問題的
而你的表達不好,很可能是因為侷限在課本內,
表達不是機械回答,它需要隨機應變的。
大多數人都是先在心裡默唸中文,然後再用英文單詞
一個個填充,它的速度自然是滿,而且還是大家常見的
“中國式英文”,與中文對比,英文大部分都是倒裝句式。
所以,你要做的是對句型的掌握,對句子的框架了然於心,
做什麼是用DO開頭,你是...?用 are you...?
口語表達不要用什麼高階詞彙,簡單即可。
也不用太注重語法問題,因為很多時候native people也是很隨意的表達
當然,最重要的是多練習!!Practice makes perfect!
回覆列表
中英文語言習慣、語法規則雖然不盡相同,但是思維邏輯性大同小異。四千詞彙量,無論中文還是英文,都該能寫出簡單連貫的小短文了。先練好語文小作文,相信你英語小短文一定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