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江湖李一燈

    比如一拳大哭你

    我們會說成一捶打哭你。

    錘在我們的方言裡,即是名詞也是動詞。

    比如打你,我們可以說成錘你,就更加的具體化,把打你這個動作具化成用拳頭放。

    再比如,我們會說用錘錘你。

    第一個錘是名詞,表示拳頭,第二個錘是個動詞,打的意思。

  • 2 # 醉心創作

    既然是用老家話,就不容易用漢字表述了,只能講音譯了……

    再加之鄙地默默無聞,人不傑地也不靈,所以許多東西說出來也給人怪怪的感覺,這或許就是一種默契和匹配吧!

    我們這地呀,管拳頭叫:

    【ding(四聲)ding(四聲)tuo(二聲)】

    朋友們!感不感覺有趣呀?

    如感覺不錯,就給個贊吧!!!

  • 3 # 老狼48440790

    座標:鄂東。拳頭:駝子!也有叫“錘子"的。老子一駝子打死你,就是一拳頭打死你的意思。有同義的嗎?

    垃圾:渣滓;拐角:格弄;發脾氣:苕裡悶氣;滑倒了:痴搭了;傻子:苕。暫舉這麼多吧,有叫法差不多嗎?

  • 4 # 飲鴆的鳥人

    對簡單的問題就簡單回答,在重慶梁平,拳頭叫做錠子,按字釋義,恐怕是認為揍得人痛苦的拳頭,硬度就像鐵錠一般。呵呵,外鄉人是不是有云山霧罩的感覺?

  • 5 # 社會體育一鍋燴

    在我家鄉拳頭稱之為--皮錘

    我的家鄉是山東滕州。滕州,古為“三國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考古發掘的距今7300年的“北辛文化”遺址,表明這裡是中華民族最早的文明發源地之一 。滕州是“科聖”墨子、“工匠祖師”魯班、造車鼻祖奚仲、孟嘗君、毛遂的故里 。此外,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曾被封于山東滕州故為滕王,且於滕州築一閣樓名以“滕王閣”(已被毀),後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滕州修築了“滕王閣”。

    滕州方言是屬於中原官話蔡魯片區的一種地方語言,主要使用地區在滕州、山亭、微山、及鄒城南部(與滕州接壤)等地區。

    老派滕州話跟普通話的差異比較大,但是由於國家規範用字普及推廣普通話,如今在滕州本地,年輕人很少能夠講出純正的滕州話來。

    滕州方言和普通話比起來,除了語調上的差異,還有幾點不同比較明顯。

    1、滕州人不會發z c s捲舌音,在滕州方言中,所有的捲舌音全部發成了唇齒音,例如:水-fei(3聲),樹-fu(4聲),老鼠--fu(3聲)等等。2、兒化音的尾音通常是ei,而不是普通話中的“er”。如人(ren),滕州地方話可讀為rei;“果汁”,滕州地方話可讀“guo zei”;小豬,滕州地方話可讀“xiao vei”。3、子音r不捲舌,如遇到帶u的韻母,則讀為y或v,如潤讀“yun”,入讀“vu”。

    4、句末往往以語氣助詞“ye”、“yai”、“ang”、“hang”、“ni”、“la”等突出感情色彩的語氣助詞,例如:你看看你這是揍嘛也,這裡的“也”就是語氣助詞讀作yai。

    除了發音的區別,滕州方言也衍生出了一些特定詞語,品起來也特有意思

    1、半熟。讀:“ban fu”,是當地罵人話,貶義,看字面意思即可理解,是形容人缺心眼的意思,這是滕州人的口頭禪。2、夠頭。讀:“gou tou”,一般用於購物稱重時,形容東西不缺斤少量。以下是滕州方言的列舉:

    皮棰--拳頭 額婁蓋子--前額 胳了甭--脖子 眼眥毛--睫毛 耳頭--耳朵

    牙花子--牙齦 嘴巴子--下巴 胳拉肢--腋窩 胳膊彎子--肘 脯肋子--胸脯

    肋巴骨--肋骨 耳瓜子--手掌 手面子--手背 手脖子--手腕 手指蓋子--指甲胳婁拜子--膝蓋 腳脖子--腳腕 玩把戲的--雜技演員 叫街的--在街上喊叫乞討的瞎子楞頭青--魯莽的人 二頁子--陰陽人 佞筋頭--特別固執的人 妖孽蛋--搞惡作劇的人

  • 6 # 我自悠然見南山

    我們家鄉管拳頭叫錘把子。

    我們這裡是湖南省株洲市攸縣。攸縣話發音更多接近於贛方言,全然沒有株洲話醴陵話那麼好懂。

    攸縣話之晦澀難懂可以比肩湘鄉話,不信請看汪涵主持的節目《湖南方言聽寫大會》。

  • 7 # 雨夏221713065

    起開,起開,讓我來回來,我們那的叫法高大上,各地對我們老家的方言猶如滔滔江水讚不絕口,拳頭

  • 8 # 使用者3149468596

    我雲南曲靖,,我們這邊叫包子捶和插錘!!

    如:你再跳(無理取鬧)信不信我給你一包子捶!!

    再如:爬過克點噶(離我遠點)信不信我一插錘就把你打摘(摔)死過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絕地求生:刺激戰場》越來越難吃雞了,而且越來越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