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影視劇中拯救世界的,都是初出茅廬不諳世事的正義小白臉,而不是那些身在其位的主事者,是為了影視效果,還是其他?
8
回覆列表
  • 1 # 桑之落已

    主角光環,不過一般主角的背景力量強大

  • 2 # 道系吃瓜少女

    第一,影視劇製作者需要從觀眾角度考慮。不同的影視劇有不同的受眾,主角與觀眾具有相似性,觀眾才會有代入感。比如受眾為中老年的抗日劇,承擔拯救者角色的都是專業素質過硬且有一定年齡的人,而面向孩子的動畫,拯救世界的也是一群小孩子。至於問題中提及的初出茅廬不諳世事的少年也是一樣的道理,因為在我國數量最大的影視劇觀眾是年輕人,當然喜歡看年輕人拯救世界。

    第二,為了情節的曲折性考慮。一個懵懂的孩子成長為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其中有很大的劇情設定空間,形成跌宕起伏的戲劇效果。

    第三,觀眾需要感官刺激。不管怎麼說,一個鮮嫩好看的少年少女總是比一個糟老頭子要吸睛。如果觀眾沒有對高顏值的偏愛,想必娛樂圈也就沒有那麼多俊男美女了。

  • 3 # 春仙桐
    其一,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英雄在成為英雄以前,在眾人眼裡,是如你我一樣的普通人,因為你我都不是伯樂,所以哪怕他日後證明自己就是英雄,起碼在這之前,他就是個“小白”。也許,編劇都是伯樂吧,所以被安排去拯救世界的這個人,在他們眼中是早已是英雄,但在我們的眼中就是小白。而我們卻要透過他拯救世界的故事,才能認出這位少俠,才能知曉他的不凡。

    其二,總要帶著些年少輕狂的執拗,才能做到對心中以為的正義不管不顧的維護。

    對於初入社會的新鮮人,我們通常更願意用這句話去祝福他們:願歸來仍是少年。的確,十之八九的我們,會在步入社會後的摸爬滾打中,被磨平了稜角。要麼“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要麼“圓滑過頭,得失心太重”,總之,只要安安穩穩,守住握在手裡的一切就好,得過且過每一天。

    可偏偏,要拯救世界,就是要出頭冒尖,甚至可能會“沒有功,只有過”,或者被打回原形,從此一無所有。而大多數情況下,也只有涉世未深的“小白”才能做到,靠的就是這“滿腔熱血和正義”。也只有這樣的“正義小白”才能做到不管不顧,心無雜念地去完成他心中“拯救世界”的任務。

    以上只作分享,不喜勿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追到自己的偶像,像杜若溪追到嚴屹寬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