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鼻孔蘑菇頭
-
2 # Ella130539913
不要太緊張,才28周,胎位還不確定呢,32周以後如果還是臀圍就要做好剖腹產的準備了。寶寶臍帶繞頸比較常見,你要堅持數胎動了,一旦胎動異常一定要及時去醫院。
-
3 # 產科俞醫生
很多寶媽只要一看到臀位這兩個字,立馬會想到糟了,要剖了。其實遠沒有你想想的可怕。在孕36-37周之前的臀位,都存在自然轉正的機會。有研究提示臀位只佔分娩量的4%。所以題主根本不用害怕,等孕32周時再複查一個B超萬一就轉正了,不是萬一,是轉正的機率還是很高的。
很多胎位不正的寶媽會詢問,需不需要做膝胸臥位這個體位,個人覺得完全沒有必要,有研究提示膝胸臥位跟期待觀察沒有本質的區別。
至於到了36-37周還沒有轉正的寶媽,建議去開展外倒轉的醫院就診評估行外倒轉術,外倒轉術是一個比較安全的手術,成功率在50-60%之間,有些寶媽會問,這麼低呀,其實很高了,轉正就是攢了,轉不成功也沒虧呀。
總結,懷孕28周,臀位臍帶繞頸一週不用擔心,繼續待產就行,等孕32周是複查B超瞭解胎方位,如果轉正了,那一切安好,如果沒有轉正,也沒事,可以待36-37周時行外倒轉術。最差的結局就是剖宮產終止妊娠,挨一刀。
每日更新孕期科普,不定期孕期疑惑解答。 -
4 # 爿爿世界
我32周就是臀位,並且臍帶繞頸一週,當時嚇的不行,因為醫生說繞頸不能糾正。後來就是每天吃飯後多走走,睡覺左側臥,36周變頭位並且也不繞頸了,相信寶寶
-
5 # 早早麻麻快樂育兒
大概20%-25%的寶寶會臍帶繞頸,一般是寶寶比較小,或者媽媽羊水比較多,寶寶活動空間比較大,在寶寶活動的過程中繞進去。一般是在24周-28週三級大排畸的B超中發現。媽媽不用太擔心,寶寶可能後續會自己繞出來,就算不繞出來,一圈甚至兩圈都可以順產的。只是媽媽要按時的數胎動,寶寶如果不舒服就會動的異常,這個時候及時去醫院檢查下。
胎位一般是在32周之後才會穩定下來,具體情況也是因人而異。有些寶寶到36周臀圍轉頭位也是有的。28周還是有很大機會轉過來的。要不要做一些胎位轉移的糾正,建議不要在網上隨便的看資料去做,很可能適得其反。一方面現在還早,另一方面是否有效果也不確定。還是要聽專業醫生的建議。
-
6 # 桔桔桔子
首先要清楚,臍帶繞頸是孕後期常見的臍帶異常現象,其實臍帶繞頸對孩子的影響不大,寶寶可以自行繞開。
臍帶繞頸的常見原因有以下幾種:
1、羊水過多胎兒容易翻滾,易導致臍帶纏繞
2、臍帶太長容易發生臍帶纏繞
3、胎兒體型太小子宮腔內活動空間大,易導致臍帶纏繞
臍帶繞頸後,只要不過分拉扯臍帶,不至於影響臍帶的血流,絕大多數胎兒不表現任何異常,所以臍帶繞頸不必驚慌。但如果臍帶繞頸過緊可使臍血管受壓,導致血迴圈受阻或胎兒頸靜脈受壓,使胎兒腦組織缺血、缺氧,造成宮內窘迫甚至死胎。
如果在妊娠晚期發現胎兒有臍帶繞頸現象,孕婦應當減少活動,注意休息,學會數胎動,胎動過多或過少時,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臍帶繞頸並不是剖腹產的指徵,需要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決定是順產還是剖腹產。
一般繞頸1~2周,臍帶足夠長,是可以正常順產的;相反地,如果臍帶過短、圈數過多並且緊緊拉扯的話,可能就要剖腹產了,具體情況還是聽從醫生的診斷。
孕期適當的進行運動鍛鍊可以有效的幫助順生產,孕期安全鍛鍊推薦手機應用——G動的盆底肌鍛鍊,盆底肌肉力量好,會明顯有助於分娩,生產時間更短,疼痛更少,產後的併發症也會更少;
臍帶繞頸的發生佔分娩總數的20%左右,對分娩的影響主要有兩方面:
1、引起胎先露下降受阻,由於臍帶纏繞使臍帶相對變短,影響胎先露部入盆,並可使產程延長或停滯。
2、引起胎兒宮內缺氧,當臍帶纏繞週數過多、過緊時或宮縮時,臍帶受到牽拉,可使胎兒血迴圈受阻,導致胎兒宮內缺氧。
所以,臍帶繞頸分娩時應注意:繞頸3周以上最好行剖宮產。嚴密觀察產程,如進展緩慢或停滯應果斷決策。密切監測胎心率,一旦發生胎兒窘迫應立即終止分娩,行陰.道助產或剖宮產。
回覆列表
關於臀位:懷孕一般在懷孕32周左右確定胎位,根據你目前的情況,如果現在懷孕才28周,這個時間胎位還不確定。現在胎兒的活動度比較大,有可能會自行轉到頭尾,現在還不用可以調整胎兒位置。所以胎位是有可能還會自行轉過來的,如果到了懷孕32周左右胎位還是臀位,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膝胸臥位的姿勢糾正胎位了。
關於繞頸一圈:發現胎兒臍帶繞頸一週不用太緊張,多數繞頸1-2周,3周以上少見。由於臍帶本身具有補償性伸展,不拉到一定長度,不會發生臨床症狀。臍帶繞頸在臨產前,由於臍帶受壓不明顯對胎兒影響不大。孕媽,不用擔心,注意胎動就行,現在才28周,胎兒還在肚子裡活動的空間還有很多,還是有機會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