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湘明一溫州寫字樓

    王勃

    (650--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隋末碩儒王通之孫。14歲應舉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賢聞其名,召為王府修撰,因戲作《檄英王雞》文,被高宗逐出王府。任虢州參軍時,因擅殺官奴,犯死罪。遇赦後,渡海省親,溺水受驚而死。少時即才華出眾,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作詩能突破當時文壇的宮體詩束縛,風格較為清新明朗。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掃前人送別傷離的低沉格調,歷來為人們傳誦。亦長於駢文,代表作《滕王閣序》,在唐代就已家喻戶曉。學術著作亦豐,除《黃帝八十一難經序》、《平臺秘略論贊》等篇被收入《文苑英華》外,餘皆散佚。

    楊炯

    (650--693?)華陰(今陝西華陰)人。10歲舉神童,27歲授校書郎。武后時為婺州盈川令,世稱楊盈川。作詩擅長五律,敘寫邊塞生活的詩作尤為突出,如《戰城南》、《從軍行》等篇都氣勢軒昂、風格豪健。其他題材的卻未能盡脫綺豔文風。散文多賦、序、表、志等,今存50篇。在所作《王勃集序》中,對王勃改革當時淫風的理論和實踐,給予了較高評價。"四傑"中,他的詩數量最少,成就也略小些。

    盧照鄰

    (約636--695後)字升之,號幽憂子。幽州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初任鄧王府典籤,後遷新都尉,染風疾辭官。居太白山中,服丹藥中毒,手足殘廢,徙居陽翟縣茨山下,買園築墳,終因政治上的失意和病痛折磨,身投潁水而死。他一生不得志,只作過幾任小官。為自明遭遇,作有《五悲文》。有詩名,其詩以七言歌行體為佳。作品辭彩富豔,內容廣闊,意境清迥,以韻勝。代表作《長安古意》,揭露了上層社會的奢靡生活和內部鬥爭,在初唐長篇歌行中成就突出。

    駱賓王

    (約626--684)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初為遁王李元慶府屬,又任武功、長安兩縣主簿。入朝為御史後,因多次上書議論天下大事,獲罪入獄,貶為臨海縣丞。世稱駱臨海。隨徐敬業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兵敗,不知所終。駱賓王少負才名,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並稱"初唐四傑"。擅長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內容與盧照鄰的《長安古意》相近,但篇幅更長、鋪排更甚,當時被稱為絕唱。又精於五言詩。五律《在獄詠蟬》,借蟬自喻,是膾炙人口的名篇。還善作駢文。在隨徐敬業起兵時,寫過著名的《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即《討武后檄文》)。檄文采用抑彼揚手法,很有戰鬥力和號召力。傳武則天讀此文亦大加讚賞。

  • 2 # 橙子味的是愛情啊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書法家,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號枝指生。江蘇長洲(蘇州)人,出生於七代為官的魁儒家庭。與唐伯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徵明,後更字徵仲,號停雲,別號衡山居士,人稱文衡山。長洲(今蘇州)人。“吳門畫派”創始人之一。與唐伯虎、祝枝山、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54歲時以歲貢生詣吏部試,授翰林院待詔,故稱文待詔。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別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之美稱,蘇州人。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繪畫與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齊名,史稱“明四家”。詩詞曲賦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徐禎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國。常熟梅李鎮人,後遷居吳縣(今蘇州)。明代文學家。與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為人稱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能汽車在5G方面有哪些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