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逸美軒居士
-
2 # 樂物志
二戰時期,雖然社會動盪,戰局叵測,但是似乎並沒有阻止藝術前進的腳步。小藝認為二戰時期的藝術,正是由於戰爭的催化作用,使得藝術本身迸發出截然不同的新生力量。
比如,在二戰之前,西班牙畫家達利於1936年創作油畫《內戰的預兆》,是痴迷怪誕和非理性的。畫家運用細膩的筆法畫出了被肢解的人體,用人體貫連構成框架式的結構充滿畫面,用藍天白雲作背景,表明這一罪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進行的。畫家以此象徵戰爭的恐怖和血腥,就像一場血肉橫飛、屍骨四迸、令人毛骨悚然的惡夢。
它與達達主義的非理性是不一樣的,超現實主義繪畫的理論依據是柏格森的“非理性主義”哲學和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學”。但它並不是消極和虛無主義的,他們追求無意識的夢幻,充滿想象力、神秘性和象徵性。
此外,在二戰時期,德國軍校中都設有專門的藝術專修課,每一位未來的軍官都要接受良好的藝術教育,並掌握一二門樂器或聲樂技藝。因為在他們德國軍人看來,戰爭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除了良好的軍事素質和堅強的意志,每一位指揮官的戰爭表現都與他的想象力和藝術造諧密切相關的.只有最富於想象力的統帥,才能創造出傑出的“作品”,只有最富於想象力的統帥,才能在戰爭的對抗中“出奇制勝”。
-
3 # 山丘佬
毛澤東的軍事實踐是他偉大革命生涯中最精彩的篇章。他的軍事指揮藝術,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和中華民族軍事理論寶庫中極其光彩奪目的瑰寶。圖片資料以獨特視角切入,重點展示了毛澤東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全國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及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軍事實踐,生動再現偉人非凡的軍事才能、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和中國革命波瀾壯闊的歷史程序。
一、點燃星火 探索規律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從中國革命實際出發,高舉武裝鬥爭的旗幟,締造聽黨指揮的新型人民軍隊,開創土地革命、根據地建設和武裝鬥爭三位一體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開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探索和提出紅軍游擊戰、運動戰的戰略方針和作戰原則,指揮紅軍在根據地游擊戰爭、反“圍剿”作戰和長征轉戰中,以弱勝強,譜寫出一首首氣勢恢宏的戰爭史詩。
建立紅軍 紅色割據
遊擊盤旋 出奇制勝
積極防禦 誘敵深入
靈活機動 力爭主動
二、持久方針 游擊戰略
全國抗戰時期,毛澤東從中國國情和敵我友的基本特點、發展趨勢出發,提出了建立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實施全面抗戰路線和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領導人民軍隊實施軍事戰略轉變,把抗日遊擊戰爭上升到戰略高度,發動廣泛的人民戰爭,統籌敵後,大膽佈局,開闢和鞏固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堅決捍衛和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對國民黨頑固派實施有理、有利、有節的軍事鬥爭,充分展示了一位偉大軍事統帥的傑出才華,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其軍事指揮藝術。
持久抗戰 中國必勝
獨立自主 游擊戰略
把握全域性 放手發展
有理、有利、有節
三、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
全國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以深邃縝密的分析、高瞻遠矚的預見、大無畏的氣魄,正確認識、科學把握解放戰爭的客觀規律,得心應手地駕馭著戰爭的整個過程,特別是大規模戰役指揮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高度,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包括戰略決戰、戰略追擊在內的戰略進攻指揮藝術和包括大中城市攻堅戰在內的大規模陣地指揮藝術,使毛澤東軍事指揮藝術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發展。
以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主
轉入戰略進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域
打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
窮追猛打,實施遠距離大迂迴大包圍
四、決然出兵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戰爭,是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第一場大規模國際性現代化區域性戰爭。毛澤東從國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出發,敢於面對強敵,決策出兵,指揮中國人民志願軍探索和形成適應現代化戰爭的新戰法,初以運動殲敵,後持久作戰、積極防禦,以打促談,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創造了新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的輝煌戰果,使毛澤東軍事指揮藝術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個豐富。
藝術與實際形成統一,想象與創造出奇兵,一切的藝術都離不開廣大群眾的支援。一個戰爭的性質比戰略更重要,不是奇兵疊出所能挽救。
回覆列表
有些朋友將藝術上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與軍事指揮掛鉤是無知的,戰爭從來就是基於力量對比來指揮和謀劃的,來不得半點虛的!
我是一個從死人堆裡摸爬出來的人,戰爭的殘酷性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更不是藝術家們創造出來場景!
我見過很多臨戰前寫出氣貫長虹的決心書的人,也見過咬破自己的指頭寫血書請戰的人,在戰鬥打響以後,嚇得屎尿失禁、全身癱軟,趴在地上拖都拖不起來……
戰場乃生死之地、伏屍之地也,殺人的勾當,豈是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