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題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傳道?授業?不敢爾。
剩餘浮力這個詞對於臺釣新手來說,不是一個好東西,其本身就像一個迷宮,很多人鑽進去就再沒出來……
我本人不建議初入臺釣的朋友把這個“剩餘浮力”作為突破口來攻克調釣的問題,因為很繞人,可以換個方向,不要去管剩餘浮力,就理解一下浮力平衡就行了,很好理解,我去年拍過這方面的影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既然問到這個剩餘浮力,那我就憑我的理解來談談吧。
剩餘浮力的關鍵是剩餘,就理解為留在水面上的漂目就行,可以是調目,也可以是釣目,不過不應該是調釣目差。
除調目之外,整個漂體加沒入水下部分漂尾的浮力被鉛墜平衡掉,露在水面上的調目即為剩餘浮力。我們預想它的作用是什麼呢?是載餌,透過這一小部分浮力來承載餌團的重量,以達到控制雙餌姿態的目的。當然,細化之化還有無鉤調目和有鉤調目,也就是無鉤下的剩餘浮力和有鉤下的剩餘浮力,但道理都是一樣。
不管餌料有沒有到底,到底後是何姿態,釣目這一部分也是剩餘在水面之上的。這裡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剩餘浮力。釣目的剩餘浮力理想狀態下,沒有才好。因為它會阻礙漂相的形成。如果僅僅是水中的平衡體(假設釣浮之時的釣平水),那施加外力打破這個平衡,這個平衡體就會移動。能移動多少呢?一方面取決於平衡體本身的重量,重量大的慣性大,能移動得多一點,另一方面取決於水面上還有的剩餘浮力,即釣目,因為每沒入一目的漂目,都是需要額外的力量來完成。
所以其它條件相同,漂尾粗的漂相幅度會小一點,漂尾細的漂相會更明顯,釣輕口的浮漂都是細漂尾就是這個緣故。
剩餘浮力這個詞,既然提出來,肯定是有道理的。不過我覺得,這個就好比現在很多小學的奧數題,叫一個高中生來解,他設個未知數,列個方程很容易就解開。但是小學生是沒有學過未知數的,沒有學過方程求解,他們的思維之下,不用方程照樣能解答這道題一樣。
答題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傳道?授業?不敢爾。
剩餘浮力這個詞對於臺釣新手來說,不是一個好東西,其本身就像一個迷宮,很多人鑽進去就再沒出來……
我本人不建議初入臺釣的朋友把這個“剩餘浮力”作為突破口來攻克調釣的問題,因為很繞人,可以換個方向,不要去管剩餘浮力,就理解一下浮力平衡就行了,很好理解,我去年拍過這方面的影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既然問到這個剩餘浮力,那我就憑我的理解來談談吧。
剩餘浮力的關鍵是剩餘,就理解為留在水面上的漂目就行,可以是調目,也可以是釣目,不過不應該是調釣目差。
1. 把調目當成剩餘浮力除調目之外,整個漂體加沒入水下部分漂尾的浮力被鉛墜平衡掉,露在水面上的調目即為剩餘浮力。我們預想它的作用是什麼呢?是載餌,透過這一小部分浮力來承載餌團的重量,以達到控制雙餌姿態的目的。當然,細化之化還有無鉤調目和有鉤調目,也就是無鉤下的剩餘浮力和有鉤下的剩餘浮力,但道理都是一樣。
2. 把釣目當成剩餘浮力不管餌料有沒有到底,到底後是何姿態,釣目這一部分也是剩餘在水面之上的。這裡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剩餘浮力。釣目的剩餘浮力理想狀態下,沒有才好。因為它會阻礙漂相的形成。如果僅僅是水中的平衡體(假設釣浮之時的釣平水),那施加外力打破這個平衡,這個平衡體就會移動。能移動多少呢?一方面取決於平衡體本身的重量,重量大的慣性大,能移動得多一點,另一方面取決於水面上還有的剩餘浮力,即釣目,因為每沒入一目的漂目,都是需要額外的力量來完成。
所以其它條件相同,漂尾粗的漂相幅度會小一點,漂尾細的漂相會更明顯,釣輕口的浮漂都是細漂尾就是這個緣故。
剩餘浮力這個詞,既然提出來,肯定是有道理的。不過我覺得,這個就好比現在很多小學的奧數題,叫一個高中生來解,他設個未知數,列個方程很容易就解開。但是小學生是沒有學過未知數的,沒有學過方程求解,他們的思維之下,不用方程照樣能解答這道題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