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人間帝王出席重大活動一般都戴冕旒冠,其特點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那麼玉皇大帝作為人間帝王之上的三界主宰者磨和人間帝王所戴冕旒冠有什麼不同呢?
29
回覆列表
  • 1 # 薔薇看中國

    中國古代帝王戴的冕冠的頂端有一塊長形冕板,名叫“延”。延通常是前圓後方,象徵"天圓地方"。延的前後簷,垂有若干串珠玉,以綵線穿組,名為:“冕旒”。冕旒的多少和質料的差異,是區分貴賤尊卑的標誌。按照古代禮制說法,置旒的目的是為了“蔽明”,就是讓帝王看事物,不可“察察為明”,說白了就是讓身為皇帝的人,必須能洞察大體而包容細小的瑕疵。

    冕旒,是古代中國禮冠的一種。這種冠制起源於黃帝時代,到了周代時完備。是古時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盛大祭祀所戴,冕旒是禮冠中最貴重的。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有嚴格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祭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皇帝的袞冕才能使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

    因此可以說玉皇大帝和人間皇帝所戴的冕旒冠是一樣的,區別之處,只不過是玉皇大帝一直戴著皇帝最高規格的禮冠一一12旒冕冠,而人間皇帝的12旒冕冠只有在祭祀上天時才戴。

  • 2 # 蜜蜂文學

    玉帝源於上古民間的天帝崇拜。古時人們稱最高神為帝,或天帝、上帝等,是天庭至高統治者,而人間最高統治者是皇帝,有主宰萬物的生殺大權,久而久之成了天子;其實就是古時民眾對皇帝形象的神話與敬畏!服飾大徑相同。

    廣州市嶺南青銅公司鑄造的玉皇大帝神像面相莊嚴,眉清目秀,常見形象一般是身穿九章法服,頭戴十二行珠冠冕旒(guān miǎn liú ),手持玉笏,有的玉皇大帝神像旁侍有金童玉女。完全是秦漢帝王的打扮

    冠冕旒也簡稱冕旒、旒冕、冠冕。冕有多種,旒的貫玉數也不同。

    01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祭祀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公之服只能低於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區別,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沒有後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於規定的禮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於規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

    《周禮》記載:“天子之冕十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

    天子為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

    02以秦始皇為例;秦始皇的冕,又叫旒冕。冕是古代帝王和諸侯所戴的禮帽,旒是冕前後垂掛的玉串。按規定,帝王的旒應是12串,珠料是白玉。冕上的平板叫板,在冕冠兩側,還對穿一個孔,用來穿插玉簪,將冕冠與髮髻拴在一起。在簪的一端,繫有一根絲帶,戴冕冠時,帶從頜下繞過,再系在簪的另一端。在絲帶經過兩耳的位置時,各垂一顆黃色的珠玉,叫“充耳”。

    充耳掛在耳邊,走起路來一晃一晃,意思是提醒戴冠的人勿聽信讒言。“充耳不聞”一語,就是由此而來。與此相稱,冕冠上的冕旒垂落下來,正好擋住眼睛的視線,叫“視而不見”,意思是說,戴冕冠的人不必去看那些不該看的東西。

    03秦始皇身穿的冕服,按規定冕服上有12種圖案,如日、月、星辰(取其照臨意);山(表示穩重);龍(表示應變);華蟲(一種雉鳥,表示文麗);宗彝(一種祭祀品,表示忠孝);藻(水草,表示潔淨);火(象徵光明);粉米(取其滋養);黼(fǔ)(斧形,象徵決斷);黻(fú,亜形,象徵明辨)。

    鞋是紅色的,叫赤舄(xì)。腰繫黃赤大佩,長二丈九尺九寸。秦始皇腰間左側戴有玉佩,是用白色玉石製成。當時的制度是“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另外,還佩戴一柄長劍。他目光炯炯,虎視眈眈,一副威嚴而傲慢的神態。流露出了當年他威震六國、一統天下的勃勃雄心。秦始皇畫像現陳列在國家博物館。

    04玉旒遮掩、視而不見;黈纊塞耳,充耳不聞...古代皇帝帶著冠冕,這其中可是包含了很多人生哲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提高電池的實際比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