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方然農信

    種普通作物不掙錢?這個似是而非的結論是存疑的!

    你所指的普通作物是多普通,具體指哪些作物?為什麼說不掙錢?

    我從城市回農村創業已經三年,結合自己的經驗簡單解析一下。我老家在豫東大平原的商丘,傳統作物就是小麥和玉米,為什麼不種其他作物呢,是因為這一二十年的經驗告訴老農,這樣種植是風險最小的,沒有撂荒,就說明還是有利潤的,作為主糧,價格波動又很小,這樣每畝一年的純收益也在1000元左右。所以說種植普通作物不掙錢是不客觀的,而沒有大的利潤卻是事實。

    我剛回家時候,承包了三百畝地,因為看不上傳統種植方式,就沒有種植小麥玉米,而搞起了新的花樣,最後慘被現實打臉。然後又不得不退回到小麥和紅薯搭配的種植模式上,才不至於慘敗而逃,經此之後,我更加敬佩樸素的老農的智慧了。

    當然,傳統的作物種植方式只能讓我站穩腳跟,但不能讓我掙得更多,所以必須考慮得隴望蜀。小農經濟的最大問題是規模太小,在投入、產出兩頭都沒有定價權,也無法拉長產業鏈去整合二、三產業。我現在,在靠著傳統的種植模式活下來之後,靠著自己的規模優勢,就可以去整合了,譬如可以向肥料和種子供應商以及農機服務提供商壓價格減少每畝的投入,向小麥和紅薯收購商抬價格增加每斤的收益。還可以把紅薯加工成粉條或者粉皮出售,提高附加價值,如果電商做得好,零售粉條和粉皮還可以讓收益增加更多。等等!

    結合我自身的例項,希望給大家以啟發。農業機會還是很多的,但需要甩開袖子加油乾的過程中才能發現。只有深入農村,紮根農村,才能把農村的事做好。農村廣闊天地,還是大有可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茄子怎樣儲存才能儲存到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