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宮主大人V
-
2 # 奶採1988
張燈結綵,鞭炮齊鳴,一家團年,看春晚,吃餃子吃湯圓,過年小朋友最喜歡,拜年有壓歲錢,有新衣服,有糖果好多好吃的!長大了,成年了,社會壓力大,有很多人很矛盾,想過,不想過年,沒結婚的,面臨七大媽八大姨的追問,工作怎麼樣?工資多少?有男朋友?女朋友沒?什麼時候結婚?誰誰誰比你小,孩子都多大了!在外工作的誰不想回家過年,但回家又面臨很多類似的問題!結了婚的,買房沒?買車沒?有一個小孩的,會被問,還要不要在生一個?沒有小孩的,會被問什麼時候生小孩?等等等等!個人覺得有錢沒錢都要回家過年!社會風氣是這樣,問吧坦然面對!
-
3 # Gustav1216
步入社會後,生活中的壓力無形地加在過年上,導致過年完全變了味,那麼我想象中的過年是這樣的:
1.跟家人一起開開心心,喜慶地吃一頓大餐。因為比起那些什麼三姑六婆,家人是最瞭解自己情況的所以很少在那裡盤問,催婚什麼的,自然也很少破壞過年的氣氛。比起這些親戚,過年還是要多和爸媽,兄弟姐妹在一起開心一些。
2.希望爆竹的煙濃一些,地上爆竹的紅紙屑再多一些。隨著國家對爆竹的各種管制政策的出臺,在城市生活已經很少看到這些了。
3.像從前一樣,紅包雖小,但是圖個心意,開心就好。
4.年味更濃,各種風俗活動搞起。
結語:其實不管大環境怎麼樣,倘若保持一顆童心,春節不管怎麼樣都是開心的。春節裡最開心的永遠是那些小孩。
-
4 # 淺時光247511377
小時候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有新衣服穿,有壓歲錢,哪怕是5角,1塊,有好吃的,哪個開心的,現在是怕過年了,個個抱著手機,吃飯還得輕聲細語,生怕得罪了誰,唉累啊,真的不想長大……
-
5 # 愛在有晴天21
以前過年,過的是一種氣氛。忙碌了一年只有年底可以歇歇,準備點好吃的犒勞辛苦一年的自己。
現在過年,過的是心驚膽戰。忙碌了一年,沒有結餘,害怕應酬,不想面對親戚朋友。
-
6 # 關注NiWO
過年是中國人感情的寄託,情緒釋放的節點。百姓生活不易,為了家人拋家舍業,少了陪伴、少了交流,有些虧欠、有些感恩,需要過年來補償心靈。因此,我認為過年就是親人、朋友之間一次感情的交流和情緒的釋放。
-
7 # 天啟神將
印象中過年就是全家人從進了正月就開始忙活,爸爸會張羅些年貨,媽媽會準備包粘豆包,孩子們盼著新衣裳還有好吃的糖果糕點,還有各種煙花鞭炮:印象中過年就是寒風中跟著爸爸一起貼春聯,一起掛燈籠,一起烤豬頭
-
8 # 火山之晨
我想象中的過年,應該是在一個安靜祥和,風景如畫的村莊,家家張燈結綵,對聯窗花,鞭炮聲聲,稚童歡笑,老者欣懷,大家其樂融融!
-
9 # LiOGing
我想象中的春節是大家都回到祖籍,沒有那麼多虛偽,沒有那麼多物質攀比,大家都好好放鬆一下,想玩什麼玩什麼,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一個年夜飯,其樂融融
-
10 # 此偉哥非彼偉哥
小的時候每到過年都非常的興奮,因為有壓歲錢,這時間慢慢的流逝,也慢慢的長大了,更多的是希望,陪家人過個團年,因為常年在外工作,也沒有抽空回家,
-
11 # 荷運
我想象中的過年應該是;全家人其樂融融.吃個團圓飯. 帶著孩子放鞭炮.吃水餃.與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度過.當然要紅包.清早喝媽媽給做的糖茶.
-
12 # 94金無情
兒時的記憶春節,是發壓歲錢,可以放鞭炮,為何現在大家都覺得春節會無聊了,因為大家失去了,春節到底給自己帶了什麼。其實個人認為,春節,其實就是在家人各自忙碌了一年後,能夠聚集在一起好好談談來年,展望未來。這樣就是真正春節的意義。
-
13 # 阿達話人生
以前過年都是在鄉下,然後都是整個家族的人今天去你家,明天去他家,上午就去,中午吃飯,然後下午一般都打牌,女人們出去逛街,小孩子放鞭炮玩耍,再吃頓晚飯,然後晚上回家一家人再一塊看電視嗑瓜子聊天
-
14 # 新疆球哥
春節應該是這樣的!
1,熱鬧。春節一家團聚,是一個聚首的日子。家鄉農村在外工作的也都回來了,走親串友,你來我往,非常熱鬧。各種吃喝玩樂,喝酒,唱歌,組織活動,同學聚會,自然是非常讓人覺得開心。
2.祥和。春節期間應該是祥和的,人與人之間非常和諧,相互祝福,問好。面帶微笑,語言文明。另外家裡也要營造祥和氣息,包括要收拾地乾淨整齊,美觀。
3.歡快。過年應該先拋下任何煩惱和壓力,盡情享受春節快樂。無論在過去的一年裡工作壓力多大,生活壓力多大,都先放到一邊。無論你的人生是得意還是失意,都先拋到一邊。
3.充滿希望。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春節期間應該有各種希望,包括打工的人有更好的去處,有更好的薪酬報價,有更好的職業。
4.應該是好事不斷的。小孩子有紅包拿,老人收到年貨,兒女孝順,父母開明,相互饋贈驚喜。
-
15 # 生活不凡
小時候新年對我的意義就是,漫長的寒假中的期盼,是一放寒假媽媽就拉著我去商場裡買新衣服,回家小心翼翼地放在櫃子裡,隔幾天就會拿出來看幾眼,滿心歡喜地等著大年初一那天把它們穿在身上。
那時覺得寒假好漫長啊,尤其是在等待春節到來的時候,日子變得好慢,而一進入正月日子又像踩上了風火輪一樣,快得可怕,和家人朋友待在一起的時間總是過得那麼快。
現在長大了,年味兒雖然淡了,但新年於我的意義還是很特別。
從漫長的寒假變成短短的七八天,我總是會提前很久把這一年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先買好寄回家裡,想等到過年的時候和爸媽一起分享。即便是那些我在大城市都吃膩了或是看夠了的東西,和他們分享的時候,還是會很開心很開心。
似乎越來越喜歡,在年底匆忙回家的這種感覺了,在我眼裡這就是年味兒,我總覺得那樣短暫的快樂,是可以治癒我過去一整年的不高興。
也越來越覺得過年不過是和一些重要的人在一起做些“無聊”的事,這便是過年最好的意義。
我好喜歡過年啊,喜歡那滿滿的儀式感,就像生活真的重新開始了一樣。
-
16 # 唔唔羊
很懷念小時後過年的樣子,我是六零後,最開心的時候就是小學年底期末考試後了,知道那離過年就很近了,家裡條件相比還算不錯,媽媽會在過年的時候給我們姐妹六個每人做身新衣服,然後老媽就會在年前的幾天開始準備過年的年貨了,那個時候父母都在縣城的事業單位上班,一般我們那個縣城過了小年就開始放假,過了年過了正月十五才開始上班,大人有充足時間準備年貨,我們家一般是準備蒸可多饅頭包子,還要炸可多油條麻葉子,肉類的會煮很多豬下水和肉方子,因為那個時候河南還是很冷的,雖然沒有冰箱東西也能放的時間久些,到了大年初一就是早上吃餃子,放鞭炮,孩子們去電影院看場電影,還可以收到一塊錢的壓歲錢,感覺那時候很滿足,現在卻感覺過年越來越單調沒意思了。
-
17 # 劉海也是海
除夕穿新衣服,吃團圓飯,然後一晚上出去玩,看打牌的,玩一晚上,初一起床上姥孃家給姥娘姥爺(一個村得)磕頭,掙磕頭錢,然後回家跟著長輩串門。三十年了依然是老規矩,只是不用磕頭,沒人給壓歲錢了,晚上也熬不了夜了。
-
18 # 莊y
年前買年貨,年三十貼春聯,包餃子,年夜飯,守歲。年初一磕頭給長輩拜年,壓歲錢,穿新衣逛街,放鞭炮,年味十足
-
19 # 看煙花的微笑哥12
記得兒時的年節總是伴隨著瑞雪紛飛,拜年的人們提籃推車,籃裡一斤點心,二斤掛麵,三斤白糖,光景好的還會多出一條不帶嘴的香菸或者光禿禿什麼包裝也沒的白酒。孩子們穿著新衣服新鞋,纏磨著大人買點零嘴,炮仗,一路邊吃邊放。本人記憶裡有過騙妹妹的壓歲錢買小人書的不恥記錄,再大些年記得和表兄臘月二十八推車三十里進城賣豬肉,生意好極了,一會被搶光,回家表兄被狠揍:不會看稈,公斤當市斤了!哈哈
後來工作,當了別人女婿,過年拜拜丈人,能混到一筆不菲的壓歲錢。再後來只有花錢出錢的份了。
現在兩頭不落,父母年邁,兒女遠在天邊,尚未婚配,長輩多故去,同輩凋敝,晚輩遠遁多不識,無人拜我,我亦無人可拜,老父邁母,荊妻病夫看看電視臺,吃頓水餃也算過年了。
-
20 # 紅塵清歡
昨天還和媽媽說起小時候過年的情形!
那時候我們和爺爺奶奶二叔一大家子十幾口人住在一起,臘月二十八九奶奶會買來大袋花生瓜子用自家鐵鍋加上河沙一塊炒,我們幾個小的總是聞香而至圍在鍋邊眼巴巴地等奶奶施捨幾顆花生。
三十天晚上守歲從來都是沒到十二點就睜不開眼了,卻還頑強地堅持,就為了會被媽媽壓在枕頭下的新新的五毛壓歲錢!
大初一了,早晨起來穿上新的花花罩衣,我家早飯鐵定是吃肉餡湯糰,也有加了橘紅花生芝麻豬油渣的甜湯糰,甜的包成圓的,鹹的包成橢圓的。爸爸和爺爺口味一脈相承,平時愛吃甜可初一天早晨卻只吃鹹的!
初二是我家雷打不動全體去郊外給祖祖上墳的日子,那天早上,奶奶會炸甜香的糯米湯糰,兩個祖祖的墳很奇怪非但不在同一個地方還是南轅北轍。小時候不懂,以為人家家裡也是這樣,長大了問爸爸才知道,爺爺的媽媽在臨終前交代絕不和丈夫埋在一起,否則死了都不得安寧!而且,祖祖走之前好幾年就做好棺材定好墓地了,態度非常決絕!背後的故事我至今也不知道!
一轉眼,那時熱熱鬧鬧的一大家子人,爺爺奶奶早已作古,老爸也走了三年了,二叔現罹患癌症也不知還能拖幾年!初二集體上墳的活動在老爸走之後二叔和我們也不再相約一起了,除了祖祖的墳我們還要去爺爺奶奶和老爸那,話說,我爺爺奶奶的墳也不在一處!
2019年馬上翻篇,回想過去的一年幾無印象,日子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願歲月靜好,現世安穩!身邊的親人朋友平安健康足矣!
回覆列表
小時候的過年,就是一家人貼春聯後然後一起吃年夜飯,然後放鞭炮和煙花,坐在家裡面邊看著春晚邊聊新的一年的計劃,小輩們向長輩們說祝福語,然後紅包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