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羨慕彌勒佛
-
2 # 懸壺小兒科
這種情況是新生兒假性月經,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家長不用太擔心。
在妊娠晚期,孕婦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比較高,這些雌激素可以透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來自母體的雌激素可以刺激新生兒的子宮內膜和陰道上皮增生,斷臍出生後,母體和胎兒的血液連線中斷,新生兒血液裡的雌激素水平不斷下降,增生的子宮內膜和陰道上皮就會出現脫落,於是就形成了“假白帶”,大約有1/3的女嬰會出現少量陰道出血,這種現象一般持續數天就會自行消失。
新生假性月經一般出現在出生後數天內,一般出生兩週後這種現象就會消失,不會有什麼後遺症,不會造成嚴重後果。這種情況也不是性早熟,和媽媽的妊娠期的飲食也沒什麼關係。護理方面每次大小便後及時用溫水清洗乾淨,勤換尿不溼防止感染就行了。
在極少數的情況下,由於有些新生女嬰處女膜呈閉鎖或篩孔狀,陰道內血塊堵塞導致排出不暢,新生兒會不舒服哭鬧不安,陰道開口處或會陰部會鼓出來。或者這類分泌物倒流入子宮使子宮鼓起來,在新生兒下腹部可觸及一個圓形囊狀物,此時臨床稱之為子宮陰道積液,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處理。
-
3 # 生命召集令
眾所周知,月經是女性生殖系統發育成熟的標誌之一,一般在青春期來潮,初潮年齡多為12~16歲,但是,剛出生才幾天的寶寶會來“月經”嗎?是正常現象還是寶寶出現了某種疾病引起的,具體表現是什麼,這個“月經”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對於剛出生幾天的寶寶,確實會出現陰道出血,醫學上,我們稱之為“假月經”。該情況一般是在寶寶出生後才出現,家長會觀察到寶寶陰道有少量的血性分泌物流出,有時也可能為大量的非膿性分泌物流出,類似於青春期的月經,持續時間一般是1周左右。這種現象,其實屬於我們人體的正常情況,為特殊的生理狀態,家長可不比過於擔心,該種現象的發生,實際上是由於寶寶出生後,離開雌激素分泌量多的母體,引起自身雌激素的突然中斷導致。
有的家長也會問,那會不會是身體某個部位受傷出血所致,當然有這種可能,但需要根據其他症狀、誘因得出結果。其實,如果寶寶陰道出血量多,除了考慮外傷、畸形等因素,還有可能是兒童維生素K的缺乏,引起新生兒出血證,治療方面主要是及時補充維生素K。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特殊生理狀態,如乳腺腫大、馬牙、螳螂嘴、生理性黃疸、新生兒紅斑等,均可在自然狀態下消失,無需做任何處理。
-
4 # 答摩
有些新媽媽看到出生後才幾天的女寶寶陰道流出少量血液,很緊張。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一些女寶寶出生後1周內,可出現大陰唇輕度腫脹,或陰道流出少量粘液及血性分泌物,稱之為「假月經」,有的女寶寶不光會流出「假月經」,還會流出白色分泌物,也就是「假白帶」。
這是由於胎兒時期在母體內受到雌激素的影響,而出生後寶寶體內的雌激素大幅下降,使子宮及陰道上皮組織脫落,一般2~3天內即消失,不必作任何處理。
無論是「假月經」,還是「假白帶」 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可用溫水沖洗或消毒紗布或嬰兒專用棉籤輕輕拭去,但不能區域性貼敷料或敷藥,這樣反而會引起刺激和感染。
-
5 # 兒科醫生鮑秀蘭
女孩出生後的前幾天,換尿布時,家長偶爾可能會看到尿布上有少量的血跡,並混有白色或透明的陰道分泌物或黏液。
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時,寶爸寶媽們先不要緊張,這種現象叫作“假月經”,是由於胎兒在宮內受到母體雌激素的影響而造成的,是正常的現象。原因是在孕後期,孕媽媽的身體各項機能都在為分娩做準備,體內雌激會分泌增多,而雌激素可以透過胎盤到到達胎兒體內,使胎兒體內的雌激素水平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當胎兒和胎盤都娩出後,臍帶血液就會停止供應,當從母體來源的雌激素被中斷後,女寶寶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增生的陰道上皮細胞和子宮內膜便發生脫落,從而引起少量陰道出血,家長就會以為寶寶來了“月經”其實是正常的現象,家長不用擔心。
正確護理方法家長要平時多注意女寶寶外陰的護理,細心觀察分泌物的量和性狀,及時用溼潤的棉巾將外陰輕輕的蘸乾淨,如果分泌物比較黏稠、不容易清潔,可用溫水清洗,保持外陰部的清潔和乾燥,少量的陰道出血1~2天就消失了。無需刻意處理。
回覆列表
孕期吃海參等滋補品多了,母親腦垂體病變,吃某些藥物,或者使用化學品等,都可能導致嬰兒如此。一般過幾天就好了。母親可吃知柏地黃丸,丹梔逍遙丸。透過母乳治療兒童這個症狀。也可以治療母親的潛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