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究盡數學

    教育資源分佈不均是一個問題,還有一個問題是教育資源也有限。AI+教育肯定可以有效緩解分佈不均,但提高優質教育資源的量,怕是還需要其他助力。就比如優秀的教師。

    就好比解決貧富差距,還要考慮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僅僅是個人觀點

  • 2 # 數學思維嘉明老師

    教育者就像醫生,我們面對不同的“患者”,AI等科技技術就如同醫療器械,讓教育均勻發現需要相關教育單位的積極引入,創新。

  • 3 # 敏於行教育

    教育資源分佈不均已經是我國千百年的教育難題,就一個國家整體來看,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在教育經費、教育質量、教師資源等方面發展不平衡;一個地區來看城市和農村的教育在硬體設施、教師配比等方面發展不平衡;就學生個體來講因每個學生之間存在差異但是教育方式卻是整齊劃一的,這也是一種不平衡。

    但是伴隨著人工智慧的出現,AI+教育(人工智慧教育)也應運而生。可以說AI+教育的出現在緩解教育資源分佈不均的問題上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化。

    AI+教育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將全國頂尖的優質教育資源延伸到三四五線城市,甚至是偏遠農村,更大範圍地實現教育普惠。雲端儲存+大資料+知識共享將成為AI+教育的核心。雲端儲存就是儲存大量的教育教學資源,以“好未來教研雲系統”為例,據介紹,該教研雲”系統匯聚了好未來16年教學教研核心資源,總計收入500萬試題、2000冊圖書、10000張圖片、4000個影片和1000個小程式,可見資源儲存之龐大。大資料不僅僅是儲存的資料之大,還包括課程反饋資料、註冊學生的學情情況資料等綜合資料,透過對這些大資料的分析,可以掌握了大體的發展方向,會讓我們在宏觀層面擁有更好的洞察力,也會得出相關關係,即時作出反饋和調整。綜合雲端儲存和大資料來看,AI+教育呈現了數字化、視覺化與傳播化的良好體驗,所以它的普惠是知識共享時代的到來,是緩解教育資源不均的較為有效的解決辦法。

    二、符合學生髮展個性化。

    學校的教育是整齊劃一式的教育,無法做到根據每個學生個性化做到私人訂製,不能滿足每個學生的接受程度,從而導致接受能力慢的學生跟不上,而接受能力快的學生卻要浪費時間聽自己已經會了的知識點。而AI+教育實現了哪裡不會點哪裡、哪裡需要點哪裡的人性化操作。

    三、節約教學成本高效化。

    對於教育活動的實施來講,AI+教育不需要教學場地和教學設施的投入,節約了大量的成本投入。於教師而言,之前都是手動一個作業本一個作業本的批改,然後再進行分析、反饋給學生,這個過程的工作量是比較大的。而AI+教育將實現批次作業、自主生成學情報告,這大大縮短了工作時間。於學生各人而言,學習更加便捷,不受場地、時間的限制,還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讓學習變的更加便利。

    經過以上分析應該有人認為AI+教育真的是無所不能啊。其實不是,AI+教育順應時代的發展,沒有了它,是不可能的;但是完全依賴它也是不可能的。我認為AI+教育的最好存在方式就是作為素質教育的補充。

    首先,師生的情感互動是AI無法代替的。教育的實質不是簡單的知識的學習,還有情感體驗、情感表達和人際交往等綜合素質。另外,在教學活動中老師是第一時間準確的捕捉到學生的反映情況(思維、動作、表情),而AI是無法實現的,它需要對學生建立一個多維度(家庭、學校、生活)的資料整理和分析,可這些資料又難以保證其準確性與可信性,這將是AI+教育技術上的一個短板。

    其次,AI+教育在學生學習實踐環節還有疏漏。我們常講“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一些科目的學習中我們不能忽視手寫的重要性。尤其我們做學科輔導,K12這種,語文、數學、物理等需要大量的書寫和演算的學科。但是如果在完全電子化的場景中,可能需要一臺電腦或者手機就能完成題目的書寫與解答,這樣就有悖於人類的學習習慣,不會產生很好的學習效果。

    那麼最主要的就是市場監管。你會發現咱們中國有這個特點:凡是新興的產業出現它這裡面都會有巨大的商業利益,這就會使整個行業良莠不齊,而國家政府部門的監管力度又是滯後性的。AI+教育的出現固然是教育界的一大幸事,但同時離不開商業化運作,這就難免出現企業無證經營、教師無證上崗以及公辦教師灰色收入等等社會問題,所以這就需要我們政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

    我們期待AI+教育能在縮小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平衡以及實現個性化教育的問題上發揮獨特的作用。也同時希望AI+教育在發展中不斷接受使用者的檢驗,不斷補全自己的短板,並且在政府部門的大力監管下能夠早日成為素質教育更好的補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遊記裡你最討厭誰,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