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樂悲73091175

    是張說鼓動唐玄宗泰山封禪,然後張說自己決定上泰山的人選,因為上泰山的人會得到特殊提拔,他的女婿鄭鎰因此而連升四級,後來唐玄宗覺得不對勁,問屬下,大臣說,此泰山之力也,一語雙關,後來泰山成了岳父的別名。

  • 2 # 洪良

    其實,在先秦時期,丈夫對妻子的父親、妻子對丈夫的父親都稱舅,而丈夫對妻子的母親、妻子對丈夫的母親都稱姑。後來,為了表現家庭中丈夫的統治地位,丈夫對妻子父母的稱謂便加了個“外”字,叫外舅和外姑。

    “丈人”一詞原本是對老年人、長輩通用的尊稱,比如《論語·微子》中有這樣的句子:“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這個“丈人”就是指老翁。從文獻中看,到了南北朝時期,“丈人”已成為妻父的專稱,相應地,妻母就稱為丈母。

    把妻父稱作“泰山”,是從唐代開始的。據晚唐時期段成式的記載,在開元十三年即公元725年,唐玄宗去泰山封禪。當時的宰相張說被任命為封禪使。按照當時慣例,封禪以後,三公以外的隨行官員都可晉升一級。張說的女婿鄭鎰本是九品小官,封禪之後卻連升四級,驟升五品。唐明皇大宴群臣的時候,看見鄭鎰穿著緋紅的五品官服,很是奇怪,就問鄭鎰為什麼升官升得這麼快。鄭鎰支支吾吾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旁邊一位知情的官員風趣地說:“此泰山之力也!”“泰山”在此一語雙關,表面上是說鄭鎰因為隨行登泰山得以升遷,實際上是暗指他身居高位的丈人在暗中使了手段。

    段成式記載這件事情的時候,已經是事情發生一百多年之後了,可見此事流傳、影響之深。而“泰山”成為了妻父的代稱,也有一個在社會上流傳、接納的過程。因為泰山是五嶽之長,所以又把妻父稱作“嶽翁”“岳丈”“岳父”等,妻母則有了“岳母”的稱謂。

    明代小說家施耐庵寫的小說《水滸傳》,描寫的是北宋年間發生的事情。書中寫到,林沖誤入白虎堂被刺配滄州後,和妻父有一段對話,是這樣寫的:

    林沖執手對丈人說道:“泰山在上,年災月厄,撞了高衙內,吃了一場屈官司。今日有句話說,上稟泰山:自蒙泰山錯愛,將令愛嫁事小人,已至三載,不曾有半些兒差池……”

    林沖對妻父一口一個泰山,可見在北宋年間,或者至少在作家施耐庵生活的明代,稱妻父為泰山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所謂的恐懼是什麼?哪方面的?恐懼失業?恐懼畢業?恐懼疾病?恐懼婚姻?恐懼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