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徽胖叔

    不請自來,如果覺得我回答靠譜,請關注

    首先要說的斗膽的鬥原意是指膽的大小

    後來這個詞語常用做謙詞

    這個詞語出自裴松之註解的《三國志》

    原句見《三國志》 蔣琬費禕姜維傳

    原文:“……姜維既降之後密與劉禪表疏,說欲偽服事鍾會,因殺之以復蜀土,會事不捷,遂至泯滅,蜀人於今傷之。盛以為古人云,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據而據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其將至,其姜維之謂乎!鄧艾之入江由,士眾鮮少,維進不能奮節綿竹之下,退不能總帥五將,擁衛蜀主,思後圖之計,而乃反覆於逆順之間,希違情於難冀之會,以衰弱之國,而屢觀兵於三秦,已滅之邦,冀理外之奇舉,不亦闇哉!臣松之以為盛之譏維,又為不當。於時鍾會大眾既造劍閣,維與諸將列營守險,會不得進,已議還計,全蜀之功,幾乎立矣。但鄧艾詭道傍入,出於其後,諸葛瞻既敗,成都自潰。維若回軍救內,則會乘其背。當時之勢,焉得兩濟?而責維不能奮節綿竹,擁衛蜀主,非其理也。會欲盡坑魏將以舉大事,授維重兵,使為前驅。若令魏將皆死,兵事在維手,殺會復蜀,不為難矣。夫功成理外,然後為奇,不可以事有差牙,而抑謂不然。設使田單之計,邂逅不會,復可謂之愚闇哉!】欲授維兵五萬人,使為前驅。魏將士憤怒,殺會及維,維妻子皆伏誅。【世語曰:維死時見剖,膽如【鬥】升大。】”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劉禪向魏軍大將鄧艾投降後,姜維心知大勢已去,遂假意向鍾會投降,等待時機,再圖光復蜀國。姜維利用鄧艾和鍾會之間的不和,攛掇鍾會謀反,鍾會採納了姜維的意見,命姜維為先鋒領兵五萬圖謀起事。魏軍眾將原本就對鍾會重用降將姜維不滿,見鍾會有謀反之意,便殺了鍾會和姜維,並且殺害了姜維的妻子兒女。姜維死後魏軍解剖姜維,看見姜維的膽像鬥(或者升)一樣大。

    以現在醫學觀點來看,姜維膽大如斗可能是他患有膽囊疾病

    在當時的情況下,蜀漢後主劉禪都已經向魏軍投降,年近花甲的姜維還壯心不死,深入敵後,謀求復國,並且差一點成功,其膽子不可謂不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家三口睡一個床,你會讓小孩睡左、中還是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