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個重點
-
2 # 小江讀史
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又稱秦惠王,嬴姓,趙氏,名駟,秦孝公之子。如果秦惠文王再活多20年,也就是活到公元前291年,秦國會統一六國嗎?首先得分析一下同一時期東方六國的形勢。(排除掉楚國,因為公元前312年,楚國在丹陽、藍田之戰敗於秦國,在兩個戰役中秦國重創楚軍主力,從此楚國逐漸衰落,因此忽略掉楚國。)
一、趙國,在這個時期,出現了一位勇於改革趙國的君王,那就是趙雍(約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即趙武靈王。《史記》記載:“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宮,召肥義與議天下,五日而畢,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習騎射”。這就是胡服騎射,“胡服”就是軍隊打仗穿類似於西北戎狄之衣短袖窄的服裝,這種軍事服飾的改革,使軍隊可以更加自由靈活的作戰。“騎射”是讓士兵騎在馬上射箭。實行“胡服騎射”改革之後,滅掉了中山國、向西安定胡地、打擊匈奴安定了北方,可以說在這個時候秦國統一六國所要面對最大的阻力之一是趙國,而趙國這個時候正處於改革,國力正強盛時期,趙國的優勢主要在騎兵,是秦國十分忌憚的。
二、齊國,最為強盛的是齊威王和齊宣王執政時期。公元前353年和公元前341年,齊威王任命田忌為將,以孫臏為軍師,分別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兩次打敗戰國首霸魏國,從此齊國重新躋身強國行列,成為東方霸主。齊威王之後就是齊宣王繼位,齊宣王非常重視人才的籠絡,當時的“稷下學宮”培養一批批人才,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公元前314年,齊宣王趁著燕國內亂,出兵攻打燕國,幾乎滅亡了燕國。因此這個時期秦國想統一六國,齊國這個阻力也是非常之大。
三、合縱抗秦,在秦惠文王時期,東方諸侯國有幾次以“合縱”的方式去抵抗秦國,也客觀上推遲了秦統一六國的步伐。在當時,蘇秦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並最終組建合縱聯盟,同時掛職六國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由此可見“合縱”對秦統一六國的阻力有多大。
綜合這四個方面來看,秦惠文王再活多20年,秦國也無法統一六國,並不是說當時秦國不強,而是有幾個國家也很強大,類似於“一超多強”,尤其是當時趙國、齊國處於強盛的時期,抗秦的阻力大;並且隨時有幾個國家用“合縱”的方式,去群毆秦國。因此在當時秦國還無法統一六國。
回覆列表
贏駟(前354年—前311年),戰國時秦國國君,即秦惠文王,秦孝公之子,又稱秦惠王或秦惠文君,嬴姓,趙氏,名駟(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雖為嬴姓,卻不叫嬴駟),秦孝公之子。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惠文王即位,公元前324年,惠文王稱王。秦國在秦惠王朝是一個大發展時期,不僅打通了中原通道,而且奪取了魏國的河西郡和上郡,攻滅了巴蜀,佔領了漢中,使秦國的領土面積驟然擴大了數倍。更重要的是,巴蜀、漢中與秦國的本土關中一樣,是當時第一等的良田。
惠文王對商鞅有所顧忌,公子虔等一幫人就乘機捏造謠言說商鞅造反,於是,惠文王便藉此將對秦國有功的商鞅車裂而死,並族滅其家。鞏固了自己的權利和地位。
公元前330年,秦國大良造公孫衍破魏軍於雕陰(今陝西甘泉縣南),魏以河西地予秦。公元前329年,秦軍攻魏,取河東的汾陽(今山西萬榮縣西南)皮氏(今山西河津縣)及焦(今河南三門峽市西南)曲沃(今河南三峽市西南)。次年秦軍乘勝攻魏,取魏蒲陽(今山西隰縣)。魏國在秦軍數次強大攻勢之下,又被迫割讓上郡15縣(今陝西東北部地區)給秦。從此,秦國不僅把魏國黃河以西的地盤全部吞併,而且在黃河的東岸建立了東進的前進陣地。公元前318年,魏、趙、韓、燕、楚五國聯合攻秦,秦惠文王派庶長樗裡疾破魏、趙、韓軍於修魚,斬首八萬。暫時抵擋住東方聯軍的進攻。但西方的義渠又發兵襲破秦軍於李帛。在東西夾攻之下,秦惠文王及時改變戰略,於公元前316年,用司馬錯之策攻蜀,破蜀軍於葭萌關。滅蜀。公元前313年,遣張儀自秦赴楚,陰行反間,誘使楚國絕齊。然後又設計激怒楚懷王,誘使楚國冒險出兵攻秦,使秦軍在丹陽(指今陝西、河南二省間丹江以北地區)大敗楚軍,得楚地漢中。解除了楚國對秦國本土和巴蜀的威脅。楚國從此一蹶不振。這樣,秦國的關中、漢中、巴蜀連成一片,秦國對六國形成了居高臨下的壓迫形勢。
秦惠王十一年(公元前327年),秦國在義渠設縣,義渠稱臣。秦惠文王更元十年(公元前315年),秦伐取義渠二十五城。秦國在西北地區佔有了大片的優良牧場。
秦惠文王不僅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擴大了疆域,而且針對犀首並相六國,發動東方諸國合縱攻秦的形勢,採用了張儀的連橫之策,實行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策略,打退了六國的進攻,取得了政治外交上的勝利。為後來秦王贏政掃滅六國創造了有利條件。
綜上所述:從時間上分析,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贏政才統一六國。從綜合國力(糧食,人口,軍事力量等)來講,到了贏政時期經過了變法,這個國家已經脫胎換骨。還有歷史選擇的必然性,沒有惠王時期所做的“鋪墊”,就沒有秦始皇統一的霸業。所以說惠王如果再活20年,秦國也不能提前統一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