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油貓餅
-
2 # 趙光軍營養師糖管家
妊娠期糖尿病,一般情況下,有以下三種情況;1.妊娠前呢沒有糖尿病,妊娠後就患有糖尿病,但是在分娩後就可恢復了。
2.妊娠前是無症狀糖尿病,一般不容易發現,妊娠後就發展成了有症狀的糖尿病。
3.妊娠前就確診為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三多一少”症狀與普通的糖尿病比較明顯,往往還伴有嘔吐的現象。這要注意了,千萬不要將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狀誤認為一般的妊娠反應,妊娠合併糖尿病的嘔吐是劇吐,就是很嚴重的噁心、嘔吐加重、甚至會導致脫水及電解質紊亂。
再一個就是妊娠期糖尿病疲乏無力。由於患者攝入的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而且分解代謝又增快,體力得不到補充。因為葡萄糖的異常代謝加速,引起血液、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加。妊娠早期合併糖尿病容易發生真菌感染,妊娠中期症狀就減輕。
妊娠晚期分娩、引產、剖宮產也容易導致細菌感染,進一步加重糖尿病病情。有個別患者腎排糖閾值高,即使血糖濃度已經很高,尿中也沒有排出葡萄糖。這樣的患者因為掩蓋了症狀會更危險。
-
3 # 譜寫生命交響曲
妊娠期糖尿病產生的原因有:1、胎盤產生一些激素有抗胰島素作用;2、胎盤產生胰島素降解酶破壞體內胰島素;3、孕期碳水化合物代謝增加胰島素需要量也相應增加。
綜上,妊娠期胰島素需要量增加,胰島素儲備功能減少的孕婦將會出現代謝異常,平時沒有糖尿病的孕婦可在孕期首次出現糖尿病症狀。
導致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1、有糖尿病家族史;2、有異常分娩史者,如不明原因的多次流產,死胎,死產,新生兒死亡,畸形或巨大分娩史;3、肥胖孕婦;4、年齡大於30歲的孕婦;5、本次妊娠胎兒過大或羊水過多;6、反覆黴菌性陰道炎且久治不愈;7、有多飲,多食,多尿者;8、其他疾病:如PCOS者。
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妊娠24-28周行75gOGTT試驗篩查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定義為達到或超過下列至少一項指標:空腹血糖大於5.1mmol/L,餐後1小時血糖大於1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8.5mmol/L。
妊娠期糖尿病控制目標:
妊娠期糖尿病造成的危害有:1、孕婦:流產,感染,妊娠期高血壓,羊水過多,酮症,產傷;2、胎兒:巨大兒,胎兒生長受限,早產,胎兒畸形,產傷;3、新生兒:呼吸窘迫,低血糖,高膽紅素血癥;4、兒童及成年人: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造成的危害嚴重,需要早期篩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感謝閱讀,不足之處,敬請指教。
-
4 # 魯南製藥小貼士
妊娠期發生的糖尿病有兩種,一種是妊娠期就已確診的糖尿病,稱為“糖尿病合併妊娠”;另一種則是妊娠期才出現或確診的糖尿病,稱為“妊娠期糖尿病”。據統計,後者的發生率遠高於前者,糖尿病孕婦中有80%為妊娠期糖尿病。而且,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高齡孕婦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那麼,如何判斷是不是妊娠期糖尿病呢?除了去醫院做檢查外,患者可自測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
妊娠期糖尿病的獨立風險因素
(1)慢性高血壓:有資料顯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血壓較高者達到了49%。而且,不少研究都指出,妊娠期糖尿病與妊娠合併慢性高血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與血糖、膽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引數關係密切。
(2)輕、重度子癇前期:患有輕度子癇前期的孕婦,發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比正常孕婦增加2.1倍。妊娠期糖尿病與子癇前期可相互影響,二者合併發生時,會對妊娠結局產生嚴重不良影響。
(4)糖尿病家族史:孕婦與家族中糖尿病患者的親緣關係越近,其發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就越高。
(5)高齡:有研究發現,40歲以上的孕婦發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是20-30歲孕婦的8.2倍。而且,孕婦年齡越大,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就越大。
(6)體重指數:超重或肥胖會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機會。
回覆列表
第一次空腹6.38 一小時葡萄糖10.28 二小時葡萄糖10.33
一週後複查空腹 5.52 餐後2小時4.86 糖化血紅蛋白5.2 圖二竟然沒發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