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可以從孩子成長的階段來分析或者從親子關係的各種場景來分析,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7
回覆列表
  • 1 # 道立方

    一,不要無端折磨孩子。

    孩子重複犯某種錯誤或故意犯錯,有時給點“懲戒”是必要的,但是“懲戒”的目的是為了糾正和教育孩子,應把握時機,講究方法,適可而止。

    二,不要對孩子沒禮貌。

    三,不要總以大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孩子的想入非非往往是其創造性思維的閃光,在大人看來往往覺得不可思議;塗塗畫畫、拆拆拼拼是孩子的天性,大人們看到家裡被弄得亂七八糟,常常大為光火,總愛以固有規範加以約束,殊不知這會扼殺孩子的創造能力的發展。

  • 2 # 樹媽媽教育

    隨著時代的進步,父母教育孩子的觀念也在與時俱進,我們都知道一個和諧的家庭裡不管是親子關係,還是夫妻關係都充滿著關愛,尊重,平等……在這種氛圍中,我們作為家長考慮最多的其實就是怎麼平等對待孩子才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一,制定平等的家規,這樣的家規既要約束孩子的規矩,也要約束大人。如吃飯不能看電視,專心吃飯;見到長輩要主動打招呼等,所謂言傳身教,就是平等的另一種體現。

    二,尊重孩子,把孩子當作朋友了。當孩子幫助我們的時候,要說聲謝謝。當他(她)犯了錯誤的時候,像朋友一眼規勸,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去指責批評,要讓孩子感覺到你是為了他(她)好,這些錯誤將給他(她)帶來不好的影響,比如安全。當然在規勸孩子的時候,態度不要急躁,更不要以大人的對和錯,有意義與否來評價孩子。而是從孩子當期的思維水平、對其安全的影響出發。不要輕易發火。如果懂得邊際效應的父母就知道,如何合理的利用自己的獎勵和懲罰措施。

    三,責任明確,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可以給其樹立責任的意識。讓孩子知道,不同的崗位和角色,有不同的責任範圍和行為約束條款。當然這個要以寬鬆為主,籠統一些,否則會限制孩子思想的自由成長和發展。我們可以先給孩子一個籠統的概念,用今後的生活行為來進行細化,細化的過程也不要太過死板,要講究技巧,這樣孩子既有責任意識,又不會被責任所束縛。

    最後,家長也要清楚,平等不意味著大人不可以教育孩子,管理其行為,只是從平等的角度出發,我們以一種第三人的角度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引導,同時也規範自己的行為,讓孩子有一種意識,哪些規律或者規矩是我們自己的行為和想法可以影響的,而哪些規範和行為是任何人都不能隨意改變的,哪些行為是擁有不同許可權的人決定的,這樣有理有據的平等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平等,而不能把平等變成溺愛藉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新老師如何和學生相處?心得體會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