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炒米視角

    《大明風華》中,朱瞻基駕崩後,太后孫若微被詢問是否願意被殉葬?孫若微透過考驗,結果不但實權在握,而且還迎回初戀徐濱,可謂愛情事業雙豐收。

    這其實就完全是大女主戲的級級進階、通關邏輯。

    其實這個邏輯此前在很多大女主戲裡,都曾運用到,比較明顯的如《羋月傳》、《甄嬛傳》等。

    女主都是起於微末,最終實權在握。不過結局上,《大明風華》更接近《羋月傳》一些。因為徐濱最後被朱祁鎮給族誅了,有點《羋月傳》中義渠王被嬴稷殺掉的意思。

    但是大女主的這個邏輯,放到明朝的背景下,其實顯得非常不接地氣。最主要原因在於明朝的後宮沒有掌權的實力,所以幾乎不可能出現大女主。

    另外按照明朝的殉葬制度,孫若微是明英宗朱祁鎮的生母,是朱瞻基的皇后,所以規避她被殉葬的可能。

    的確朱瞻基是不太喜歡按套路出牌,比如朱高熾死後,恭肅貴妃郭氏的被殉,破壞了“有出不殉”的原則。但是古往今來,除了漢武帝時期的“鉤弋夫人”,沒有繼任皇帝生母被殉的前例。

    宋明以前,歷代掌權的皇后或女帝幾乎都會有面首。比如羋八子、呂后、武則天、韋后等等,但是宋明理學興起後,對女人的名節要求變得異常苛刻。所以孫太后不但實際上並沒有執掌過權柄不說,更不可能有曖昧物件。

    明朝唯一有花邊新聞的皇后,是萬曆皇帝的生母小李太后。她的曖昧物件便是大名鼎鼎的張居正。

    即便如此,這也只是野史而已。張居正和李太后曖昧的原因在於,萬曆未成年前,李太后搬到乾清宮陪著萬曆居住,而內閣在乾清宮有個“值班室”。張居正作為內閣首輔兼帝師,經常出入乾清宮,所以被明朝的文人編出了很多故事。

    很顯然孫若微和徐濱這段曖昧劇情,融入了部分的李太后和張居正的元素。這也是《大明風華》迫切將明朝所有元素全部融入該劇的一個證據。

  • 2 # 小聰歷史客棧

    在最近熱播的《大明風華》電視劇中,朱瞻基駕崩後,並沒有給朱瞻基殉葬,而是變成了大權在握的太后。

    同時還迎回了自己的初戀以及深愛她的徐濱,徐濱一直深愛孫若微,但是卻一直把這份感情藏於心底,這份感情是難能可貴的。

    但是孫太后和徐濱搞曖昧的事情只是電視劇上的演繹罷了,雖然電視劇中最後結局是孫太后和自己的初戀坐船出海,並且在去世前,想自由自在和心愛的人在一起,終究還是辜負了朱瞻基,最終愛得還是自己的初戀徐濱。

    但是正史中的孫太后並沒有曖昧物件,她很小的時候就因為容貌俊美被婆婆張氏看中,然後選入宮中,後來成為朱瞻基皇后,她和朱瞻基朝夕相處,感情很深,因此史料上並沒有記載她在朱瞻基駕崩後和別的大臣有曖昧關係。

    在民間流傳很廣的明朝時期有一位太后和大臣有曖昧關係,但是這個花邊新聞的女主角太后不是孫太后。

    野史中說的是張居正和李太后,因為當時“萬曆新政”的順利實行,主要在於三個人,一個是首輔張居正,一個是司禮監掌印馮保,另一個就是皇太后李太后了。

    李太后作為萬曆皇帝的生母,和身為首輔的張居正自然是政治聯盟,見面次數多一點,同時也對張居正言聽計從,兩人共同教導皇帝改革,有共同語言,當時李太后年紀尚且二十八歲,張居正年齡47歲,發生點感情也是正常的。

    而且李太后和張居正兩人年輕時期就認識,張居正是隆慶皇帝還在潛邸裕王府的舊臣,而李太后是隆慶皇帝還在潛邸時的愛妃,私交很好,兩人一直相互扶持,互相依託。

    因此《大明風華》中孫若微太后和徐濱搞曖昧,徐濱是孫太后的初戀,並且守護她一生,並不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也許是借鑑了張居正和李太后的民間傳說,藝術加工而成的。

  • 3 # 飛過海的建築業諮詢師

    宋明以前,歷代掌權的皇后或女帝幾乎都會有面首。比如羋八子、呂后、武則天、韋后等等,但是宋明理學興起後,對女人的名節要求變得異常苛刻。所以孫太后不但實際上並沒有執掌過權柄不說,更不可能有曖昧物件。

    孫太后是女人,她不可能干涉內政的,另外孫太后他是皇帝的生母啊,繼任的皇帝的生母他是不可能被殉葬的。

    從漢武帝之後就沒有出現過繼任皇帝生母殉葬的情形。

    徐濱也不可能跟孫太后有一腿的。

    雖然電視劇上面最後徐濱被朱瞻基的兒子朱祁鎮活活的株連九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科魯滋車鑰匙插進去打不開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