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丁樹民
-
2 # 八兩骨
其實,在家種地也不見得就一定不好。
首先,在家裡生活開銷比較小,不像在外面,衣食住行什麼都要錢,賺得也許多了點,但是除去各種開銷,也許也省不下多少。
而且,在外務工的各種心酸,也是一言難盡的。選哪條路,都有利有弊,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其次,在家種地的同時,可以搞點種養殖,養點雞鴨魚豬之類的,沒條件就創造條件,只要腦子靈活,人勤快,多思多學多做,多方面多渠道創收,哪條路都有其可取之處,在家也不一定就比在外面賺的少。
現在,國家對三農問題也越來越重視,各種惠農政策和惠農產業很多(詳情可諮詢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多瞭解一下,指不定哪一項你就能用得上。
而且,在家裡搞農業,只要不出意外,一般是會慢慢越來越好的,算是一個長遠之計。而外出打工,誰又能打一輩子工呢?等以後年老體衰,除去技術工種,一般人誰還要你?
最後,就是心態調整的問題了。
不論做什麼,心態很重要。
積極樂觀和進取的心態,會讓你做什麼事都要相對順利很多,而消極悲觀的心態,做什麼都無精打采得過且過的,不僅會敗壞你本身的運氣,還會敗壞你的人際關係,整個人的氣場給人的感覺就是壓抑不舒服的,讓人避而遠之。
就算這些都不行,那麼,樹挪死人挪活,覺得壓力大,在家種地找不到錢,那就走出去,先打幾年工,賺點錢再做打算。
你只能在家種地,是什麼原因所致?
是孩子太小,無人照顧,還是父母身體不好,不能遠離?
還是你自己覺得外出務工也很辛苦,不想出去打工?
如果是孩子太小,沒人照顧孩子,而媳婦也在家,就跟媳婦商量,讓她在家照顧孩子,你外出務工,要麼換過來,她出去,你在家。
或者兩個人都出去,孩子給父母帶。這種其實不推薦,孩子太小就成了留守兒童,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健康發展。到時候,也許錢多賺了點,但孩子跟你也不親近了。
如果父母身體不太好,這樣的情況也沒辦法,只能就近務工,錢也許少賺了點,但能就近照顧家裡。
有孩子的情況下,也可以參照這種。就近務工,或者間歇性務工,平時種地,照顧家庭,幾頭兼顧。
-
3 # 樟農阿軍哥
如果你還是堅持一條道走到頭,繼續在家種土!你就別叫壓力大山?如果你家有幾百上千畝地在種!那你還叫壓力大,那叫幸福的開始
-
4 # 勇哥創業說
朋友,不要糾結了!要知道有越來越多的人,而且是在大城市裡混的很不錯的人選擇了回到農村,迴歸田園,那才是人們嚮往的生活!
網際網路時代,世界已變成了地球村。無論身在哪裡,都可以透過網際網路感知世界,感動世界!
加油,朋友!希望你越來越好!
-
5 # 小蟲秋語
這就要看你的壓力來自哪裡?概括起來說,一是源自於精神層面的,二是源自於物質層面的。
精神層面的又可以分為兩種:一是源自於你自己對這件事的認識——如果你認為一個農村的男人只有到大城市裡去打工才是一種能力的證明,而自己只能窩在家裡,這就從某種程度上證明了自己的無能,一旦有了這種想法,你自然就會感覺有壓力了。
二是源自於你身邊的人對這件事的認識——有許多農村人不看好自己村裡面的發展,而且客觀上農村的生活也比較閉塞,單調乏味,各種機會又少,這自然而然會勾起人們對大城市燈紅酒綠的繁華生活的嚮往。再一個,中國人向來有“好男兒當志在四方”的說法,受這種傳統思想的影響,現階段許多農村都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留守在老家,青壯年勞動力在他們中間絕對是“鶴立雞群”,他們免不了成為周圍人們議論的中心。面對此情此景,壓力也是可想而知的。
源自於物質層面的壓力就更顯而易見了——農村受各種經濟資源的制約,總體上來說賺錢的機會肯定比城市少,一般來說,在外面找門路的人比留在農村的人也更富裕,也更風光。話又說回來,即使在外面混得不好,只要過年回來打一下臉充一下胖子,家裡也沒人知道你到底幾斤幾兩——你越說沒賺到錢別人越以為你“藏富”。呆在老家就不一樣了,你做什麼營生別人一清二楚,賺不賺錢也逃不了別人的眼睛——真正賺到錢最好,如果沒賺到錢就難免在村裡抬不起頭來了!
針對來自這兩方面的心理壓力,解決的辦法一是用事實證明自己並不比那些在外面打工的村民們賺得少;二是從認知上脫離那種農村人不如城裡人的刻板印象。說實話,隨著近年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工廠效益的減少,反而越來越彰顯出農村的機會。加之很多年輕人在外面學會了技術,懂得了市場規律,也積累了一些本金,回農村創業還是有機會的。而且隨著人們對田園生活越來越嚮往,以及國家新農村經濟的進一步推進,甚至原先很多城市戶口的人也遷回了農村。近來火爆全球的“李子柒現象”,更為這種趨勢推波助瀾。
回覆列表
我覺得沒必要有什麼壓力,壓力只是來自於自身的從眾心理,和自身價值沒有體現或是自我否定。自古以來360行,行行出狀元,做什麼行業都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種地也是,只要靠土地和自身能力實現生活小康甚至富裕,羨慕你的就是別人。因此要集思廣益,因地制宜,讓自己種的土地多產多銷,早日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