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開心地微笑
-
2 # 擺渡天堂
回答問題首先要明確思想的高度,就像站在泰山頂上看世界和站在月球上看世界,那就完全是不同的景象。
從我們現實的社會環境來看“誠信”,他的本質是:人與社會之間和偕橋樑的代名詞,行為在這之上稱為“一言九鼎”,之下為“合理合法”,“一言九鼎”以人為基礎,“合理合法”以得失為基礎。像桃源三結義、水滸好漢就是以人為基礎、不問得失,現代資本社會、行業競爭就是以得失為基礎。因此“誠信”的定義在不同的場景、不同的人群,含義有所偏頗。
從我個人的角度出發,我相信天下的人都是善良的,絕大多數“背信棄義”者,皆有身不由己的苦衷,或環境、或時運所迫。我們在定論時沒有把本末論到根源上,所以往往真相併不是他本來的樣子。
一個人乾乾淨淨來到這個世界上,既然選擇不誠信,那一定有選擇的原因。把這原因論到根本上,就有可能是時代的問題、爹孃的問題、經歷的問題……。所以當我們面對生活中不誠信的人、不誠信的事,先不要指責別人的過錯或不足,先思考、明察不誠信背後的真實、根本原因,多一份理解、同情,世界就少一份憎恨、歹念。
人會因為指責而生遮掩之心、對於指責的人生恨,這是人性。
人在做錯事後能得到別人的諒解和同情,他會敞開心扉、心生感激而悔悟,這同樣是人性。特別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擔當、有大愛的人,父母的行為引導至關重要。
偉大的人從誠以對己,誠以對人,功夫在誠字上。
平凡的人誠以利事,誠以利己,功夫在利字上。
思想的高度決定了人的眼界,看問題能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上,不僅需要智慧,更需要一顆禪宗乾淨、圓滿的心。
-
3 # zg走近光明
誠信是一個人道德思想與道德行為的體現,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相互理解的親和力,是溝通人與人心靈的橋樑,是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的相互關係的基礎道德規範。
-
4 # 15978990719
我是一個70後、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吃了很多現在孩子想不到的苦,我初中畢業,就出社會,所以沒文評、我理解誠信:一個人無論對父母,孩子、朋友、同事、不要輕易的承諾,承諾了就一定放在心上,一定辦到,還有沒錢不可怕、但要做到沒錢我不會借錢去消費,在我最低潮時,把煙戒掉了,當時真的不是為了身體健康而戒焑,真的是為了節省錢,想起父母,老婆,精打細算,還抽什麼煙嘛,我見過有的沒錢,還去賄煙抽,老婆,孩子............穿的寒酸。各位見笑了哈,呵呵
-
5 # 趙伯文41762883
誠信二字單從字面上理解:誠是真實真切,信是求真守信。總之就是真誠老實,信守承諾。我的理解是:
一,誠信是做人之本。誠信是一個道德範疇,是人的第二個“身份證”。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五常之道“仁義禮智信”的信就是做人的起碼道德準則,倫理原則。孔子曾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說的也是一個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所以說,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德,更不可以不講誠信。天津的東門裡入口有一座孔廟,旁邊一架牌坊上書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八個大字,我認為完全可以詮釋了道德——誠信——做人本源之意。
二,誠信是立足之基。《左傳》講“失信不立”,說的是不講信用的人無法在社會立足,無法得到別人的認可。正所謂“誠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難行。”現今許多欠債不還的老賴們被“禁足”(禁止坐高鐵,禁止乘飛機,禁止出國等),就是失信的例子之一和結果。再如我老伴經常去早市買菜,回來說某某小販八兩秤(賣東西缺斤短兩),下次不買他的了。久而久之,這樣的小販在市場還有立足可言?
三,誠信是行事之則。“信者,人言也。”信字,從人言。誠信就是對承諾的嚴格遵守和高度重視。例如常說的一言九鼎;一諾千金;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等。在輔導小孫女的語文中有一篇課文《我不能失信》,講的是宋慶齡先生小時候一次不和家人出門做客,在家自己等約好的朋友故事。後來朋友沒來,但宋慶齡先生卻說“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我並不後悔,因為我沒有失信。”可謂忠厚傳家久,彰顯大家風。又如早前的中藥鋪子常有一副“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的對聯,不也是誠信行醫的真實寫照嗎?
四,誠信是寶貴財富。國家講誠信則可國富民強,世界威望高。企業講誠信則可取信於民,創造更多價值。個人講誠信則可少些坎坷,多些暢途;少些庸者,多些摯友。“小信成則大信立。”長此以往,受用終生!
-
6 # 創客IP老梁
忠誠是無價之寶,在這個世界上,並不缺乏有能力的人,而既有能力又忠誠的人才是企業最理想的人才,那些忠於領導,忠企業的人,都是努力做事,不找任何藉口的人,他們的忠誠會讓他們達到我們想象不到的高度
守信之人,別人就願意與他合作,有一個美國孩子,他父親去世時留下了一堆債務,若按常規,欠人已去,把他的財產拍賣分掉,債務還一些也就算了,但是這孩子一一拜訪債主,希望他們寬限自己,並保證將父親留下的債務分文不少地還掉,後來,這孩子用了20年的時間,把父親留下的債務,分文不差地全還了,周圍的人都非常感動,知道他是一個可靠之人,也就都非常願意和他做生意,結果這孩子不但獲得了與別人的合作的機會,也贏得了他人的尊敬。
與人合作,守信是第一大原則,守信,會使人對你產生敬意,也因之會使人願意公平地與你合作,和一個不守信用的人合作,考慮到有失信的危險,人們通常會把合作的籌碼提高,以防萬一。比如你是一個信用程度不高的人,那你要進別人的貨物,一般是要先付款的,但是如果別人知道你很講信用,或者另一個商界同行出面說你非常可信,那麼對方就可能很放心地讓你把貨先拉走,賣完貨後再付款,一個要佔用大量資金,另一個幾等於白手賺錢。這中間的出入,就是信用的價值。
當然,有人會說:“在商場上,假定我守信用,而別人卻不守信用,結果不與我也不守信用一樣嗎?從一次或數次合作的情況看,雙方顯然都傾向於不合作,但是事實上,只要讓合作多次發生,人們就會發現,甲乙雙方早晚都會趨向於尋找一個合作點,即甲方付費而乙方交貨。
美國科學家發現,理論上,無論經過多少次博弈,人類行為合作的機率與不合作的機率總是近似相等的。但他們透過實際調查卻發現,一旦有了一次或數次進行合作的良好回憶,在後來的博弈過程中參與合作的雙方總會依靠記憶來主動尋找善於合作的夥伴。曾經幫助過你的人,你會把他牢記在心裡。再一次見面時,你會一下子認出他。你和他之間再次合作的可能非常大。擦肩而過的人,你和他之間沒有任何瓜葛,過去了就過去了,就是再次見面,也會誰也認不出誰來。曾經背信棄義的人,你也會對他印象深刻下次再見面時,你也會一下子認出他來。但是你一定對他充滿戒備,你與他之間合作的可能性還不如你與陌生人之間合作的可能性大。
坦誠認錯也是誠信的重要表現。人不怕犯錯誤,怕的是犯了錯誤不承認錯誤、不改正錯誤。你可能是一個領導,或是某個單位的頭兒,總之,你的手下領導著一大群人。前兩天,在一項工作中你出現了較大的失誤,甚至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碰到這種事情,你會怎麼辦?
一種選擇就是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向全體員工認錯,承認自己做事中的失誤,並希望全體員工在以後的工作中敢於指出自己的錯誤,儘量減少可能有的損失。你還有另一種選擇,那就是死撐著,絕不認錯。道理很簡單:一認錯,豈不威信掃地,以後還怎麼做領導?手下的人又會怎麼看?你可能會說,我肯定選擇第一種,大大方方地承認錯誤。你的這種選擇自然是對的,但是你未必說的是真話。實際情況是,你不一定選擇第一種方案。有許多事情,嘴上說說、理論上探討探討確實容易,而且道理我們都懂,但一到實際生活實際工作中,真正實施起來,其實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就如吸菸這件事情,現代人都懂得吸菸有害健康個道理,然而在中國吸菸的人數仍以億數計。所以,我們不會因為我們懂得其中的道理就認定我們一定會按照正確的方法去做,也就是說,我們不會因為我們承認錯誤對我們的工作有好處就向自己的下屬承認錯誤。
人活在世上,要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做事情,而做事情就有可能犯錯誤。古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是為了說明這個道理。其實,是人都會犯錯誤,聖賢自然也不例外。但聖賢所以為聖賢,是因為他們會承認錯誤,而且能夠改正錯誤。孔夫子曾說:吾日三省吾身。所以要省,就是因為他知道他也可能會有錯誤,但每天反省自己,就能夠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這才是正確的態度,也是一種追求成功人生的積極心態。
守信是人類最重要的美德。那些忠誠於領導、忠誠於企業的人,都是努力做事、不找任何藉口的一個人。在本職工作之外,他們還積極地為公司獻計獻策,盡心盡力地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而且,在危難時刻,這種忠誠會顯現出它更大的價值。能與企業同舟共濟的人,他的忠誠會讓他達到我們想象不到的高度。
-
7 # 趣撩歷史
人們常說“人無信而不立”,但是現實社會往往許多人非常短視,為了利益而忽視了誠信。這種事自古就有,古人總結的非常好,下面看看大家從古人的智慧裡能得到什麼啟發。
周鄭交質為《古文觀止》卷一·周文的第二篇,第一篇《鄭伯克段於鄢》裡的鄭伯鄭莊公在這裡又出現了,同樣還是扮演者被批判的角色。鄭武公、莊公父子都是周平王的卿士,執政之官,掌握實權。平王擔心鄭國一家獨大,想分權給虢(音通國)公,於是周和鄭之間有了齟齬,互不信任。然後雙方交換質子,周王子狐到鄭國當質子,鄭公子忽到周朝當質子。周平王駕崩,周朝人想要把卿士的權利分配給虢公,然後鄭國開始各種作,先是四月鄭大夫祭仲(上篇《鄭伯克段於鄢》中也曾出場,與鄭莊公進言答對)領兵搶了周朝溫地的麥子,秋天又搶了成周的稻子。從此周朝和鄭國開始有了嫌隙。然後作者透過“君子曰”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如果內心不想真的做到誠實、守信,即便再盟誓質押也毫無用處。只要雙方開誠佈公互相諒解,以周禮來締結盟約,雖然沒有任何質押,但是誰也不能離間彼此的盟約。如果大家都誠實守信,那麼山澗溪流中的浮萍,蕨類水藻這樣的菜,裝在竹筐鐵鍋一類的器物裡,用低窪處溝渠中的水,都可以供奉鬼神,獻給王公為食。(其中“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蘊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與後文《國風》及《大雅》中的篇章對應,“澗溪沼沚之毛”對應《國風》中的《采蘩》,“蘋蘩蘊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對應《國風》中的《採蘋》,“潢汙行潦之水”對應《大雅》中的《泂酌》。)更何況君子要締結兩國的盟約,按照周禮去做,又怎麼會用得著人質啊?《國風》中有《采蘩》、《採蘋》,《大雅》中有《行葦》、《泂酌》,都是來表明忠信的重要性。
讀後體會一,春秋筆法。“王貳於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周平王說沒有這事,然後周朝和鄭國就交換質子。這真是神轉折啊,從王曰:無之,到周鄭交質這中間會發生多少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可想而知,如果拍成電視劇估計能弄個3~5級不成問題。而這裡一筆帶過,留給讀者無限遐想,真是欲語還休,讓人玩味。
讀後體會二,結尾一句“昭忠信也”表明作者態度,作者希望人們能夠依禮而行,忠信為本。透過描述雖然周鄭交質,但是最終的結果仍然是周鄭交惡,來說明忠信的重要性。
-
8 # 尋夢米先生
我覺得誠信是一個做人的基本準則與道德規範。
誠信是人與人相處的一個最為基本的原則。
言而無信,不知其可。
其實我們傳統以來,一直以誠信為本,不管是做事還是做人。
做人方面,只有待人以誠,才能交心,這古代的例子舉不勝舉。
幫事,言而有信,一諾千金,答應的事破除萬難才要做到。
因為我相信因果,在生活中,我不說妄語。所以,能做到的,我會答應,不能做到的,那就是不能答應。
可是當今社會,誠信卻成了最寶貴的精神品質之一,因為寶貴,所以顯得格格不入。
古有“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今天為什麼很多人開始不講誠信了,這與整個社會向錢看的氛圍有關,也比有關部門執法不嚴有關,一些老賴可以明目張膽的拖欠,卻沒有受到處置,結果導致一些目光短淺者有樣學樣。
前幾天,我把一個多年的朋友拉黑了,因為我真得煩了他的套路與不誠信,每次答應地好好,臨到頭反悔,見個面也要多次遲到,而且沒有理由還理直氣壯,我諷刺了好幾次,竟不以為恥。
不過,一個人不講誠信,只能利一時,不能走一世。有幾個不講誠信的人會有好下場呢?
名利誠可貴,誠信價更高。靠歪門邪道者能欺騙他人,能騙自己嗎?能騙法津嗎?
對於這些人,你可以拿起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利益,也許你會想,做生意要和和氣氣,如果翻臉了,以後生意不好做。但是,這也是有度的,如果你一味地忍讓,最後可能破產的是你。
尤其是做生意,誠信才是基礎,只要你堅持誠信,我相信會一幫人願意與你合作,誠信的人不會欺騙別人,可以互利互惠合作雙贏。
要做事,先做人,誠信待人,誠實做事,相信因果。
回覆列表
誠信應該是一個人的生活態度、一個人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誠信不是一句口號、不是一個噱頭,而在於生活工作的時時處處、在於點點滴滴的每件小事、每個細節.只有時時處處誠實守信才能取信於周圍的人.別人都認為你是可靠的、值得信賴的,誰都願意與你交往、願意與你做生意,你的路也將越走越寬,你的事業也將越作越大.別人的信賴是自己的財富.誠信有時候與損害自己眼前利益.如果一個人只在對自己有利時或對自己的利益沒妨礙是講誠信,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是就不講誠信,那他就不可能取信於人.取信於人需要時時事事,失信於人幾件事就可以.很多人太看重自己的利益、太看重眼前利益,缺失一種長遠的眼光.不講誠信可能給自己帶來一時一事的利益,但它將使你失信於人,失去將來.我們不應像老鼠,鼠目寸光;我們不應像狗,看到骨頭就上.我們是人,我們是高階動物,我們不是不考慮自己的利益,正是我們真正考慮自己的利益,我們才講誠信;我們失去了這一時一事的利益但我們可以得到更多更長遠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