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京大民
-
2 # 望斷南飛雁k
第一件是廣彩風格瓷器,廣彩年份較晚,清晚民國、因只有一張圖片、只能說這麼多、第二張是鬥彩小盤,年份也跟一圖相仿
-
3 # 吳培一古洋
盤一:是晚清廣彩盤。(見圖一至圖四)
廣彩,是廣州地區釉上彩瓷藝術的簡稱,亦稱“廣東彩”、“廣州織金彩瓷”等。指廣州燒製的織金彩瓷及其採用的低溫釉上彩裝飾技法,在各種白瓷器皿上彩繪而燒製而成的特色傳統工藝品。
廣彩以構圖緊密、色彩濃豔、金碧輝煌為特色,猶如萬縷金絲織白玉,始於明代的廣州三彩,到清代發展為五彩,並在乾隆年間逐步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廣彩的全稱是“廣州織金彩瓷”。廣彩的生產始於清康熙年間,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當時廣州工匠借西方傳入的“金胎燒琺琅”技法,用進口材料,創制出“銅胎燒琺琅”,後又把這種方法用在白瓷胎上,成為著名的琺琅彩,這是廣州彩瓷的萌芽。
顧名思義,所謂織金彩瓷,就是在各種白胎瓷器的釉上繪上金色花紋圖案,彷彿錦緞上繡以色彩絢麗高雅華貴的萬縷金絲,然後用低溫焙燒而成。作為廣州彩瓷初期產品的琺琅彩,以其高貴豔麗的特色,備受中外富豪貴族的喜愛,清廷列為貢品,外國一些王室貴族派官員專程來廣州求購。後來乾脆由歐洲商人帶來彩瓷圖樣由中國商人按要求製造,專供出口。
那時廣東商人從景德鎮運來瓷坯,採用江西粉彩技藝仿照西洋彩畫的方法加以彩繪,再焙燒而成。後來廣彩藝人繼承明代彩瓷的藝術特色,吸收西洋畫法,繪上具有嶺南地方特色的風格圖案,逐漸形成獨特的嶺南藝術風格,並將許多圖案固定下來,成為廣彩的傳統花款,例如花籃、龍鳳、彩蝶、金魚、古裝人物等。最常用的構圖是用花邊圖案圍出若干形狀各異的空格,在空格內繪以花卉、物景和人物。也有不設圈格,進行滿花彩繪,表現一花多姿,百花齊放的畫圖。
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中國瓷器在世界暢銷,廣彩瓷出口量亦不斷擴大,生產迅速發展。廣彩瓷逐漸與銅胎燒琺琅分離,成為獨立的行業,並於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成立了行會組織“靈思堂’。廣彩產品亦分為藝術瓷和日用瓷兩大類,欣賞藝術瓷的彩繪技法以國畫畫法為主,講究技巧,筆工精湛,內容多為人物花卉,亦有外國油畫的西方風景、人物和故事。日用瓷包括碗、碟、壺、盅等,加彩方法簡單、豪放、富於民間裝飾風味。廣州彩瓷的生產流程分為新樣品設計、描線、填色、封邊、鬥彩、爐房等工序。構圖設計講究完整、統一、和諧,這是廣彩最大的特點。隨著新顏料的使用,彩繪顏色更加豐富,更加鮮豔。
圖二是清早期(十七世紀中期至十八世紀早期)的出口瓷,也叫青花加彩瓷器(見圖五至圖九)
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結合的瓷器裝飾技法。明成化時景德鎮窯始創,清雍正時又有進一步發展。先以釉下青花在坯上描繪勾勒,掛釉燒成後再用釉上彩填塗或點綴成完整花紋。點彩即全器圖案主要是釉下青花畫成,只以釉上彩稍加點綴;覆彩即在釉下青花圖案上覆蓋釉上彩色;染彩即在青花圖案輪廓邊沿用釉上彩烘托相襯;填彩即青料雙勾輪廓線,釉上填入彩色;青花加彩即全部圖案主要以青花構成,只是部分使用釉上填彩。
-
4 # 小孫收藏
藏友好,第一隻為晚清光彩開光人物盤,畫工雖然繁複但不受國人喜歡,為國外定製瓷,第二件只有一張圖片,目測為清中晚期青花加彩小碟,您下次如果在需要鑑定請您多傳幾張清晰的照片,可以增加鑑定的準確率
-
5 # 見寶城牆51
圖一看乾隆廣彩外銷盤。
圖二看道光青花加彩盤。
圖二的青花呈色和釉面表現,均與清代中期道光時期瓷器特徵相符。另為什麼說是加彩呢?青花加彩分很多種:鬥彩、青花五彩、青花粉彩、青花琺琅彩、青花洋彩、青花淺絳彩等等。這個盤釉上彩部分,其中葉子為典型硬彩,亦稱五彩。而花朵部分則是典型的粉彩。故稱此盤為“青花加彩”器。再則此盤的口沿之醬釉,也是典型的清中期醬釉特徵。
-
6 # 藏寶
你好,兩件都是仿品,不到代,最老不過民國。
為什麼這樣說,可以從它們的畫工和紋飾來講:
第一件,很多人一眼能看出似乎是晚清廣彩的樣式,這種四開光人物圖滿繪的紋樣是當時外銷海外的經典款之一。但放大圖片細看,就會發現是仿品,因為1、它畫工實在是不講究,非常隨意,觀察人物臉上的表情,似是現代人的面目,這種表情很誇張的人物圖案,在民國瓷器上都很難見到,何況是出口歐洲的晚清廣彩瓷器呢?2、它的釉色與實際清代出口瓷器有很大偏差,乍看是那麼回事,但拿一件真正到代的相似款做對比,就能發現這間盤子的釉色特別雜,是為了刻意仿製而設色的,上色非常零亂且倉促,很多線條相隔之處出現暈色、讓人離遠看以為是正品,但細看非常粗糙,尤其是開光以外的花卉紋飾,幾乎看不出畫的是花還是果,很多地方像是隨意染成的,而真正的清代外銷廣彩瓷上色是十分精緻的。3、紋飾的線條非常簡單,該細的地方不細,似有粗製濫造之嫌,這點很容易從上下兩團花卉紋看出來,花卉連花瓣的線條都沒有勾出來,而是直接暈染的,但也沒有染成個沒骨花卉來,十分粗糙。
下面放一件類似的清廣彩外銷瓷器,可以對比一下:
第二件是一件仿日本紋飾的瓷器,這種樣式的花卉紋飾和口沿一圈的幾何紋,不太像傳統的中國紋飾, 倒有點日式瓷器的風格。
-
7 # 無品布衣
你這件瓷器從外觀上看應該屬於廣彩,是廣州地區釉上彩瓷藝術的簡稱,亦稱“廣東彩”、“廣州織金彩瓷”等。指廣州燒製的織金彩瓷及其採用的低溫釉上彩裝飾技法,在各種白瓷器皿上彩繪而燒製而成的特色傳統工藝品。
廣彩以構圖緊密、色彩濃豔、金碧輝煌為特色,猶如萬縷金絲織白玉,始於明代的廣州三彩,到清代發展為五彩,並在乾隆年間逐步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廣彩的生產始於清康熙年間,當時廣州工匠借西方傳入的“金胎燒琺琅”技法,用進口材料,創制出“銅胎燒琺琅”,後又把這種方法用在白瓷胎上,成為著名的琺琅彩,這是廣州彩瓷的萌芽。
由於清朝最早對外貿易唯一地點,就是在廣州十三行,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廣彩深受歐洲貴族的喜愛,給那一時期的廣彩發展帶了很大機遇。
回覆列表
第一個是廣彩,一般會有描金,這個花無層葉圓鈍鳥呆板,看著不到代。第二個鬥彩,顏色像化學料,老斗彩應該是青花勾邊再填色,這個也不大象老貨,色彩太平,沒深淺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