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海話育兒
-
2 # 紅良育兒發現寶寶臍帶繞頸,孕媽媽該怎麼做?
我去做孕檢,醫生告訴我,我肚子裡的寶寶臍繞頸,她看見我一頭霧水,好像很擔心的樣子,於是又告訴我,發現寶寶臍帶繞頸,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讓我不要擔心,醫生們已經習以為常了。孕媽咪初次聽到胎寶寶臍帶繞頸肯定很害怕也會疑惑,心裡肯定也有些慌得很吧,該怎麼辦呢?
首先,臍繞頸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所以要順其自然,用自然心態,心平氣和的對待這件事。據統計,一般每4~5個懷孕的孕媽咪中,肚子裡就有一個胎兒臍繞頸,可見,胎兒臍繞頸是在孕婦當中相當普遍的現象。其次,胎兒臍繞頸也從另一個角度告訴孕媽咪自己的寶寶很愛運動 很健康奧,說不定哪一天就動來動去的解開繞頸的臍帶了。因此,絕大多數胎寶寶臍帶繞頸是沒什麼危險的。孕媽咪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不用著急擔心。此外,到孕晚期的時候,孕媽咪需要定時去做產檢,聽從醫囑,適當到室外運動,呼吸新鮮空氣,平時要數胎動,如果胎動過於頻繁,或突然發現胎兒長時間不動了,有可能會出現胎兒缺氧的現象,孕媽咪需要及時去醫院就醫吸氧,避免胎兒缺氧。祝好孕!
-
3 # 青花欣悅
胎兒臍繞頸,是孕媽媽們最擔心卻也是最常見的現象了。
臍帶繞頸現象由於羊水過多、臍帶過長、胎動過於頻繁、胎兒較小或胎位的反覆變化等原因,孕期經常會發生臍帶纏繞胎兒的現象,如繞頸、繞四肢、繞胎兒身體等,但最多見的是臍帶繞頸。
臍帶繞頸會導致臍帶過短,纏繞週數越多、越緊,對胎兒的影響就越大。所以說,如果是臍帶繞頸一週通常對胎兒影響不大,還有的到後面隨胎位變化自己就繞開了呢。
臍帶繞頸需注意事項胎心監護
只要臍帶沒有纏繞得過緊,孕期對胎兒的影響一般不大,分娩時由於胎兒下降的原因,纏繞的臍帶會被拉緊,就有可能會發生胎兒宮內窘迫,此時的胎心監護會出現異常曲線。此時應及時採取措施,保證胎兒的安全。
胎動
除了胎心監護髮現胎心減速外,如果B超檢查提示有臍帶繞頸時,孕媽媽一定要注意觀察自己的胎動。尤其是在孕晚期和臨產前,當臍帶繞頸過緊或胎兒出現宮內缺氧時,一般都會表現出胎動減少。所以當出現胎動減少時,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以免發生意外。
以上是對有臍帶繞頸情況時的一些分析和需注意的地方,所以說孕媽媽有臍帶繞頸也不要太過緊張,順其自然變化,只要隨時注意好自身的情況,如有異常及時上醫院,一般都是會化險為夷的。
-
4 # 孩子王育兒顧問
臍帶繞頸在孕20周以後十分常見,約佔分娩總數20%-25%。發生原因與臍帶過長、胎兒小、羊水過多及胎動頻繁有關。
大多數會繞頸1周,最多2-3周,3周及以上較少。實際上影響胎兒的關鍵因素不在繞頸週數,而在除去繞頸所剩的臍帶長度。如雖只繞1周但相對長度過短,仍可造成慘痛結局。
所以,孕期媽媽平時的睡姿、飲食要合理,做到胎兒正常發育,羊水不是越多越好,平時可以少吃、喝湯湯水水等。
一般繞頸1周孕媽媽不必擔心,每次查B超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很多胎兒孕晚期或者生的時候會自行解開,需要保持好的心態;
繞頸3周及以上需要重點關注,需要醫生採取一定的措施,繞頸3周,很難能順產,需要藉助剖腹產順利娩出胎兒。雖然臍帶有一定彈性、伸展性,纏繞鬆弛對胎兒影響不大,但是,纏繞過緊及多圈可影響胎兒血供,有造成胎心改變、圍產兒缺氧、窒息甚至死亡的風險。因臍帶相對縮短,臨產後影響胎先露下降,出現臍疝、子宮內翻、胎盤早剝、臍帶斷裂並不少見。
-
5 # 子謙媽媽育兒經
朋友初次懷孕,有一次產檢後,醫生說,寶寶臍帶繞頸,雖然醫生說這很正常,多數胎兒都會發生折中情況,但朋友就是很感覺不踏實。
那寶寶臍帶繞頸媽媽該怎麼做呢?醫生透過大量的觀察,發現臍帶纏繞在進駐的發生率大概為20%到30%。由於臍帶是繞在脖子上,而不是繞在身體上。所以,還有很多的空間,脖子不會受到多大的壓迫。如果臍帶比較長的話,你也不用擔心,但是如果臍帶比較短的話,就可能需要注意一下。
堅持數胎動,孕婦在中晚期一定要注意觀察胎動的次數,一旦發現胎動的次數過少,或者,胎動過於躁動,就需要去醫院做監護,瞭解孩子在裡面的動態。
最後,睡覺的姿勢記得保持左側臥,堅持做好產檢,隨時關注孩子情況,如果出現危險也可以及時處理。
回覆列表
胎兒臍帶繞頸,是懷孕時常常見到的一種現象。臍帶就像是胎兒的生命線,它是從胎兒的肚臍延伸到胎盤的一條帶狀物,在受孕後五週左右開始形成。臍帶經常會纏繞住胎兒身體的一部分,尤其是頸部。
那麼,發現寶寶臍帶繞頸,孕媽媽該怎麼做呢?1.臍帶繞頸是很多準媽媽懷孕期間遇到的一種現象,100個準媽媽當中就有30個會出現臍帶繞頸。所以,只要寶寶的活動正常,準媽媽就不需要特別緊張,影響了正常的情緒。2.堅持數胎動,發現胎動過多或者過少,及時去醫院檢查。因為胎動和胎兒狀態的好壞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臍帶纏繞過緊的話,就容易導致胎兒宮內缺氧,而缺氧最早期的表現是胎動異常。3.要注意減少腹部震動,保持左側位睡眠姿勢;堅持做好產前檢查,及時發現並處理胎兒可能出現的危險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