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鍋山原生態
-
2 # 農人浩哥
很高興為你解答,有機食品或稱有機農業產品,生態食品,生物食品或自然食品等,是指來自有機農業生產體系的食品,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有機食品標準規定的生產管理過程進行生產加工的,並透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可食用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就是有機農產品。
一、食品條件
原料必須來自於已建立的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或採用有機方式採集的野生天然產品,產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的採集,加工,包裝,運輸標準,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激素,食品新增劑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及該技術的產物及其衍生物,有完整的生產和銷售記錄檔案,必須透過獨立的合法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才能稱為有機農產品。
二、食品生產
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在最近三年內未使用過農藥,化肥等違禁物質,種子或種苗來自於自然界,未經基因工程技術改造過,生產基地建立長期的土地培肥,植物保護,作物輪作和畜禽養殖計劃,生產基地無水土流失,風蝕及其他環境問題,作物在收穫,清潔,乾燥,貯存和運輸過程中避免汙染;從常規生產系統向有機生產轉換通常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新開荒地,撂荒地需要至少經過十二個月的轉換期才有可能獲得頒證,在生產和流透過程中,必須有完善的質量控制和跟蹤審查體系,並有完整的生產和銷售記錄檔案,才能是有機農產品。
-
3 # 於師傅說農業
在農業方面有夢想的勇士,真正能達到最高境界的,都會考慮到做有機農業。
中國目前對有機農產品,要求的標準極高,幾乎達到無法生產的程度。比喻:路邊的野菜,山坡的野果算作有機食品嗎?你會說是。但是,按照國家對有機食品的要求,這些還算不上有機。
野生的還不算有機食品嗎?不算!就是因為空氣!空氣的質量不達標!
人,隨便就能到達的地方,在國內能有幾個地區空氣質量達標?空氣這一關過不了,有機農產品直接免談!有人問了:這麼多有機食品是怎麼回事?我在這裡也就不說了,你到網上搜:有機食品認證,就全明白了。
目前國內所有的有機食品,應該是符合綠色無公害的國家標準的。也就是藥殘、重金屬等不超標。(記住:是不超標,而不是沒有!)符合綠色食品要求。象有機韭菜、有機蘋果、有機大姜等。至於為什麼會出現有機食品?你懂的!
關於有機農業的單種作物進行有機認證,二百畝起,每畝約4000元。一般都會有當地政府出百認證。
-
4 # 老而不死
首先,我要說明的是,有關有機農產品的標準,我不清楚,希望有人幫忙解答。
其次,關於有機農業我以為應該這樣做:
一是在種子選擇上,應拒絕轉基因食品的種子,選用優良品種。
二是在培育和種植上,要真正做到,拒絕農藥,化肥和險草劑,確保有機安會可靠。
三是有發展初期,要耐得住清貧(傳統種植病蟲害多,產量低,收入自然低)。
再次,在提高產值上要做好如下工作:一是,使用天然發酵後的農家肥(對禽畜糞便,餅肥,草木灰,農業生產生活垃圾進行科學處理後還田)。二是,及時鋤草、耕耘保墒、抗旱、排漬。三是,按時播種和收割。
最後,努力做好提質增效文章。一是,註冊商標,打造品牌。二是,建立作物檔案,保證源頭可溯,生產和銷售過程可溯。三是,有餘力時做好宣傳推廣(網路銷售,請人代言帶貨等等)。
總之,發展有機農業既大有可為,也任重道遠,既不可掛羊頭賣狗肉,也不能急於求成。
前幾天,有一家有機農場上市企業宣佈停業整頓三個月,不知道有機,農業的路應該何去何往怎麼走?
1、市場上掛牌的有機農產品很多,真正做到有機的卻很少,幾乎可以說是沒有的。
2、有機農產品的種植和生產,侷限性很大,每一天都考驗著生產者的良知。
3、雜草真的會瘋長,作物會被雜草封死。
4、產量很少,基本上是常規種植的產量一半都不到,甚至有些作物顆粒無收。
像我養的人參,一直堅持傳統種植方法,堅持傳統手工藝製作,產量很低,雖然價格賣的也高一些,但是卻還不如別人在田裡面施肥、灑藥的利潤的1/5,
回覆列表
有機農業表面上看似很簡單,其實科技含量非常高的,有機農業一般是有機肥,無農藥殘留,這樣的農產品就是無公害綠色食品級別,很多企業自稱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那是自封王者而已,為的是能與各大公司合作,肥方面先拋開不說,只要能做到無農藥殘留,那已經是很不錯的了,首先廣大消費者吃得放心吃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