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東莞愛學堂

    因材施教是個偽命題,是事後諸葛亮.你怎麼從小就能知道他在哪方面有天賦,或許另一方面成就會更大呢?所以,孩子小時,或者到高中,都應是通識教育,就是某些方面顯示出天賦,別的方面的常識等,都需要很好的發展,這樣才能共同促進.如果某方面好,就可以不學英語,那到了高階可能侷限性就顯現出來了.孩子小時,是要保護興趣,順應天性,儘量做符合教育的事.當然,咱們現在的學校,就不是教育,只是應試訓練.各種興趣班,大多數也是毀興趣的地方.就不展開細說了.

  • 2 # 小學生美育

    怎樣因材施教?我是這樣理解並實施的:

    一、重點是因才:

    因才,就是要具體詳細地分析教育物件的特點。

    從什麼方面來分析這個特點十分重要。

    我的做法是從這四個方面來分析:

    1、從身體素質:

    一個孩子的身體是不是健康,關係到孩子的學習精力是不是充沛,是不是能夠勝任各種強度的學習和訓練。一個身體素質特別好的孩子如果要學習籃球當然是優勢,要強化訓練要可以考慮。可是一個病怏怏的孩子就不可能這樣去要求,否則就不是因材施教。

    2、從心態意志:

    一個孩子的心態陽光積極,意志力堅強,樂觀向上,那麼,就可以嘗試讓他進行有一定難度的學習和訓練。一個情緒低落的孩子,首先當然要搞清楚低落的原因,先調整情緒,否則會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只有完全瞭解孩子全面情況,才叫做因才。

    3、從學習基礎:

    孩子要學什麼,首先得測試孩子這方面的基礎和悟性。如果孩子這方面基礎很差,或者基礎很好,那麼老師組織學習和訓練的準備就不同。甚至態度都不同,特別好的可能比較驕傲,要先暗暗的打擊一下,特別差的就相反,要悄悄的表揚一下。

    4、 從愛好興趣:

    如果這是孩子感興趣的學習內容,那應該就好開頭些,如果是孩子反感的內容,那就可能要慢慢來,甚至從反面出發,先帶他做做他喜歡的事情,然後在暗度陳倉,不知不覺把孩子的學習引導進必須學習的內容上來。

    二、次重點才是施教:

    搞清楚了孩子各方面的特點,就彷彿醫生看病已經把病看清楚了。但是,開藥治療也不容易。施教的老師就是一個參謀,隨時關注孩子學習情況,隨時將教育方案做出調整,應該說,具體的知識性的傳授方法容易些,最難的是對孩子情緒的控制和意志的培養。

    這些大部分是老生常談,對於教育的新手可能多少有點參考價值。

  • 3 # AN向陽而生

    有人說:每個學生其實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有的開得早一些,有的開得晚一些。所以在教育當中,因材施教很重要。

    一、對於成績好的,這一部分學生都比較乖,上課都比較自覺,不用強調紀律,接受能力好,反應快,所以,在給他們上課時不用總是進行思想教育,更多的是給他們講課,給他們講答題的思路,總結答題的模式,然後讓他們自己去練習和鞏固。

    二,對於成績差一點的學生,他們的上課自覺性不夠,容易吵,接受能力差,基礎不紮實,所以在給這部分學生上課的時候,不能講太深奧的東西,而是要從最淺顯直白的內容講起,循序漸進,而且課堂紀律一定要維持好,要時不時督促學生進入學習的狀態。

    總而言之,要了解自己所帶學生的基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 4 # 樂享祖國壯美河山

    因材施教的含義:因材施教,就是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要求,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最佳發展。“因”,根據、適應的意思;“材”,學生實際,即學生素質發展特點。“施”,實施、實 行;“教” 教育、教誨。因材,即對“材”的客觀差異性的瞭解和承認、充分尊重並且以“材”為施教依據。施教,透過啟發和誘導,使學生領悟和掌握知識、技能,提高能力。

    教師因材施教的能力:教師因材施教的能力主要包括個案研究的能力、專題教育的能力、課堂區別教學的能力、指導班級自我管理的能力等。個案研究的能力要求,教師要根據本班學生實際進行個案研究,分析教育物件,實施個別教學,並撰寫各種研究報告。個案研究解決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針對性教育問題。

    教師因材施教的策略:現代班級教學中,一個班四五十人、五六十人,好中差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參差不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策略實施受到很大制約,“一刀切”地施教肯定不行。所以,教師必須深入到學生當中,做一個有心人,全面地觀察、分析和了解,既要掌握他們的優點和長處,還要看到他們的缺點和不足: 既要了解他們的性格特徵,又要了解他們的脾氣愛好,既要了解他們的家庭環境,還要了解他們的人際交往情況,等等

    尊重學生差異,有的放矢的施教學:生的差異不僅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是合理的。因材施教的含義不僅包括承認差異,而且包括尊重差異。在學生達到基本學習要求的前提下,教師應當允許學生存在不同方面,不同水平的差異。並且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條件,有的放矢的幫助他們得到最適宜的發展。良好教育所培養的是大批個性充分發展的人,而不是千人一面的“標準件”。正如美國教育家杜威所說:“如果從兒童身上舍去社會的因素,我們便只剩下一個抽象的東西;如果我們從社會方面捨去個人因素,我們便只剩下一個死板的,沒有生命的集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歌曲從70、80年代到當今,一直沒有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