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米洛斯的吶喊
-
2 # 高達模玩
1.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最美的往往是不是那些垂手可得,而是珍貴的過往
人都是由佔有慾的,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顯珍貴,正因如此,人們才會對自己難以獲取的東西充滿嚮往,感情也是如此,15歲的男主和27歲的女主年齡相差12年之多,而且是姐弟戀,在現實中這個問題就已經是很大的鴻溝,所以兩人的感情基本上是沒有結果的,但是他們在雨中相遇,並且男主還為女主手工製作了一雙她的鞋,可見他們之間的情愫是多麼的讓人痴迷,而新海誠的劇本中,男主後面為了衝破這層現實的枷鎖,哪怕99%的機率會失敗,也勇敢地做了嘗試,在雨中痛哭流涕的那個場景才會深深印在觀眾的腦海之中。
2.這部動畫電影讓人感動的並非男女之間的感情,而是為了感情而進行的飛蛾撲火的努力
動畫前段時間一直在用精美的畫面來展現男主和女主機緣巧合的偶遇,凸顯美妙的緣分成就的浪漫感情,但是,前面就已經給觀眾在心裡埋下一顆忐忑的種子,因為我們懂得他們之間的愛情沒有結果,所以到後面情緒漸顯,節奏也更加跌宕起伏,最終才會引人淚崩,前後的明顯對比才會讓人有這樣情感波瀾,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師生戀,那麼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雖然是皆大歡喜的結局,但是不免少了情感的震撼,那這部電影未必能這樣讓人感動。
-
3 # 漫話二次元
不管《言葉之庭》是不是師生戀,都會有人接受,有人不接受。如果不是師生戀,結尾依舊可以別樣的驚豔。
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影視作品,悲劇往往比喜劇更發人深省,令人印象深刻,回味無窮。因為,大團圓的結局祥和喜樂,讓人哈哈大笑之後無所顧及,很容易忘記。而悲劇收場卻讓人總能想起那一份遺憾,那一份可惜,內心忍不住隱隱作痛。
《言葉之庭》就屬於後者,那是一份遺憾的美好。愛情這東西,說不清,道不明,來的時候靜悄悄,不是人自己可以掌控的,它是可以跨越年齡、種族、階層、職業的存在。兩個在生活中遭遇不順的人,意外相遇於雨天的亭子,這也許就是上天安排的緣分,不是一次,而是很多次。巧妙的相遇讓兩人漸漸互生情愫,也在情理之中。他們彼此依偎,難得在安靜的角落中讓心靈得到片刻安寧,短暫地忘卻一切煩惱。
可是,現實就是現實,有多少愛情都敗給了現實?不只是年齡上的差距、外界的眼光,各種因素都讓他們無法走到一起。一個是學生,不管怎樣還得學習吧!一個是老師,今後的職業發展該怎樣?這個地方讓老師傷透了心,所以她選擇離開。學生的家在這裡,總不能丟下一切跟著老師走吧。
正如它的宣傳詞“愛之往昔,孤悲的物語”那樣,雖然不能有情人終成眷屬,但這份沒有結果的小美好,會讓兩個人一直保留在心底,成為永久的美好回憶。雨過天晴,物是人非,二人都開始了新的生活,各自安好!
回覆列表
《言葉之庭》是新海誠的作品,用唯美的畫風,生動的人物言情,講述了老師與學生的戀愛。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為什麼要其他人接受?這部動漫電影,在我看來是非常簡單易懂的。
男主角(秋月孝雄)因為一次下雨天逃課,遇到在公園亭子裡躲雨的女主角(雪野百香),透過一次搭訕,兩人算是認識了,因為是梅雨季節,後面雨天很多,而男主又喜歡(或許想見女主角)在雨天逃課,兩人就經常遇見,想不發生感情的碰撞都難。
從一開始,一直都是兩個人的相遇,喜歡也是相互的,並沒有旁人的事,無關旁人接不接受。
師生戀不是這部劇的重點,就算沒有也會以另一種驚豔的方式結尾。我認為這部動漫重點不在學校那個時間段裡,而是在下雨時候的公園亭子裡所發生的事。
男主並不知道一開始碰見的是自己學校的“老師”,而女主一開始也不是“老師”,沒有在學校碰到女主之前,就已經互相喜歡上對方了,期待雨天的到來,並在次見到對方。說明愛情已經產生萌芽了,從此無法改變。
而且就是學校的那一段,才激發了他們之間的感情,如果沒有在學校碰到,估計要等很久才能見面,也不會經歷磨難,也不會有這樣的結尾。
有一句話說的很好:只有經歷磨難,才懂得珍惜。
就算做最壞的打算,他們互相知道對方的身份,透過那一次次的聊天,我覺得至少男主會產生感情,後面只要不是很慫,結局還是一樣,有可能比這種結局更加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