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逗媽育兒路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和肚子裡的寶寶朝夕相處之後,孕媽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時間能夠過的快一點,那樣就可以早點見到寶寶了。

    哪一瞬間感覺寶寶要出生了?

    逗媽在懷我家大寶的時候,在離預產期大概還有一週多點的時候,有天晚上我飯後和老公出去散步,那天晚上走路時感覺特別的不同於以往,恥骨處特別的酸脹,並且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寶寶下墜了很多。

    當時的我腦子裡浮現出個念頭,就是寶寶可能很快要出來了,果然在第二天的凌晨,我的羊水破了,寶寶發動了。

    可見很多時候,身體的感覺比預產期更加能夠讓孕媽感覺到寶寶是否就要出生了。

    其實很多時候預產期只是作為一個預估寶寶出生的時間,並沒有辦法具體的預測到寶寶會在什麼時間出生。

    所以很多時候,有的寶寶是在預產期還未到的時候就發動分娩了,而有的寶寶在超過預產期好幾天都還沒有發動的跡象。

    不過,除了預產期的預估之外,身體在分娩發動時,會有一些很明顯的徵兆,一旦出現這些跡象,那麼代表著寶寶即將要到來了。

    分娩前會有哪些徵兆呢?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以分娩前的徵兆也是有所不同,但無外乎是以下幾種。

    1. 見紅

    一般在分娩發動前24-48小時內,胎膜和子宮壁發生脫離,引發毛細血管的破裂,因此會有少量的出血,混合著宮頸粘液一起流出。

    這是很常見的臨產症狀,出現這個情況的時候,孕媽不要著急去醫院,一般在見紅24到48小時之後才會發動。

    可以趁著這段時間好好洗個熱水澡,然後等到出現比較規律的宮縮之後再去醫院等待分娩。

    2. 破水

    在孕晚期,當沒有任何症狀的情況下,突然發生類似尿失禁的失控感,不斷有水流出,而且這種水是無色無味,顏色清亮透明的液體,那麼就很有可能是羊水破了。

    這種情況就會比較危險,孕媽們這時就不要走路了,應該立刻找個地方躺下,並且抬高臀部,防止羊水繼續外流,然後儘快讓家人送去醫院。

    3. 規律的宮縮

    臨產前如果出現有規律的宮縮,並且肚子也是一陣比一陣疼,疼得時間也是越來越長,那麼這也是臨產的徵兆了。

    總之,孕晚期的時候,寶寶隨時都有可能要出生,孕媽們要隨時注意身體的反應,儘量不要出遠門,以免分娩發動時手忙腳亂,措手不及。

  • 2 # 懂營養會食療的豌豆媽

    作為孕媽,我來說是我懷我閨女的時候,兩次住院,還撈個笑話。

    第一次是39周+4天的時候,那天明顯感覺宮縮比較頻繁; ,我就開始記錄宮縮間隔的時間和持續的時間,到了下午3點多,記錄的宮縮間隔時間大約六七分鐘一次,每次宮縮時間越來越長,大約每次能保持在40秒,甚至更長一點。

    於是乎,我趕緊拿起準備好的東西跟老公去醫院,住院後沒有床位就在走廊加了個床,躺在哪裡沒動靜了,笑死我了。第二天總算等著床位搬進病房,可是到了下午還是沒有動靜,本來想著住進醫院了,再有兩天也就到預產期了,就直接在醫院住著算了,可醫生說:“你這一點動靜都沒有,住這裡幹嘛,床位這麼緊張,趕緊回去”。沒轍,又收拾好東西辦理出院回家了。

    但第二次就不一樣了,回家呆了三天,在40周+2天的中午,我吃完中午飯後就半躺在穿上,突然感覺有一股熱流湧出,然後看床上都溼了,這一下子我知道,寶寶是真的要出生了。

    其實,每個孕媽在寶寶出生前的反應都有所不同,有的是先見紅,有的出現不規則腹痛、腰部痠痛、私處流血、胎膜早破、宮縮、腹痛等表現。而我呢,就是屬於胎膜早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破水。

  • 3 # 朝氣蓬勃的李小柒

    肚子不舒服吧 母子連心不是假話,孩子要出生的時候,媽媽的身體是會有反應的,可能也不是那麼溫馨。

    比如我,在產床上,醫生讓我用力,當著醫生的面,我把大便都給擠出來了,三個醫生圍著我。這個我很有感覺,並且當場抑鬱,我特別感謝我的醫生,為了緩和氣氛,醫生誇我:對,就是這樣用力,大便擠出來,孩子跟著就出來了。

    果不其然,大便出來後,孩子也出來了。真是大型社死現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都用的什麼手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