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六個盒飯

    怎麼樣才能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如果真的想把一件事從頭做到位,你應該具備堅定的信念和能起承受挫折失敗的心理素質。樂觀的看待這件事上的每一部分。

  • 2 # 高地曉說

    一生只做一件事,指的是用畢生精力專心去做一項工作,然後達到最高境界。對於致力於某項事業的人,只做一件事是專注,是心無旁騖,是難能可貴。但是,人這一輩子註定是要面對好多人、好多事,要經受許多考驗的,那些心滿意足、挫折迂迴、跌宕起伏的好多些事,一件一件映照下來,才投射出一個完整的人。一事一時,一時一事,都好對付,難的是把許多事情都能一一做好。一人可終其一事,一事未必能終成一人。很多時候,一人可以借一事揚名,一人也可以因一事譭譽,有多少人做成了足以光彩照人的事情,甚至是光照千秋的煌煌偉業,但到最後又將一世清名、英名、浮名毀於別的事情,成事也者,敗事也者,事是事非,終有褒貶。這裡不妨講兩個歷史名人的故事,一個是西漢的匡衡,一個是北宋的沈括。

    西漢的匡衡少時鑿壁偷光的故事,鼓舞了很多人,但到最後卻沒想到他會以貪小利而忘大義的方式收尾。應該說,匡衡的成名是比較早的。《西京雜記》記載了他少年時代家貧白天干活沒時間看書,晚上家裡又點不起燈,就靈機一動在牆壁上鑿了個小洞,藉著鄰居家微弱的燭光刻苦讀書的故事。古往今來,匡衡同學的鑿壁偷光與映雪讀書、囊螢夜讀、懸樑刺股等,被列為感動中國的經典勵志故事,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發奮學習。後來,匡衡的官越做越大,一路從郎中、光祿大夫、太子少傅、御史大夫,一路做到丞相,可謂功成名就、心想事成、土雞變鳳凰。如果他能夠珍惜辛苦得來的一切,踏踏實實做個奉公守法、盡職盡責的官員,一輩子做好寒窗苦讀改變命運的楷模這一件事,那麼他整個人生滿滿的都是正能量。但是,後來匡衡的官卻做得不怎麼樣,身為丞相不盡其責,諂媚權貴、顛倒黑白、貪汙受賄、見利忘義,混到最後被剝奪爵位和封地,貶為平民,又打回了原形。匡衡因貧窮而奮發,因奮發而有為,有名而忘形,貪利而忘義,最後身敗名裂看似報應,實則是咎由自取。按現在流行的說法,匡衡同學應該是寒門難出貴子古代版的典型代表,由正面典型變成反面典型,當年鑿壁借來的那點光芒也蕩然無存。

    再說沈括,身在宋朝繁盛的時代,他本人博學善文,天文地理、音律醫卜,無不通曉。我們很多人記住他,也是因為他那本舉世聞名的自然科學專著《夢溪筆談》。與匡衡一樣,沈括也是出身寒微,經過辛苦打拼才入得仕途,但他變色的速度比匡衡還要快,為追求榮華富貴,喪心病狂、忌賢妒能,顛鸞倒鳳、偷機鑽營,無所不用其極。連致力於變法的王安石也看不下去了,向皇帝參了一本“沈括小人,不可親近”,算是給了他一點教訓。不過,很快經過一番蠅營狗苟的小動作,沈括又闊了起來,被派為兩浙路察訪使,成了欽差大臣,還結交了當時的名士蘇軾蘇子瞻。只可恨他忌賢妒能的舊習不改,騙得了蘇軾的信任後得了他的詩集,並在察訪報告中添油加醋誣告蘇軾“詞皆訕懟”,最終成功地成為了打擊蘇軾的“烏臺詩案”中的一名得力幫兇,差點要了蘇東坡的命。然而,世事難料,等到蘇軾東山再起時,沈括同學又趨炎附勢、巴結討好,極盡所能,無恥之極,沒有一點文人的氣節。不知道,號稱北宋著名科學家、政治家的沈括先生,晚年退隱自己的“夢溪園”撰寫《夢溪筆談》時,是否有過這樣徹悟:世事如夢,不如“不繫人之利害”,只做好著書這一件事就罷了。

    匡衡、沈括在歷史上都有過光芒萬丈的一面,那是因為他們都做過令後人稱道的事情。但是,很不幸的是,他們一生又不只做過那一件事,還做過很多有負盛名的事情,最終一時風光過後,有的慘淡收場,有的留下終生洗涮不掉的汙跡。所以,我常常覺得一個人在世上要是隻做一件事就好了,就像歷史上宋徽宗只做書畫就好了,名流千古的書畫大師一定跑不了,踢球的高俅要是隻蹴鞠就好了,當個球星也是不錯的,汪精衛只有刺殺載灃這一件事就好了,做捨生取義的英雄與大漢奸之間判若雲泥,這樣的個例還有很多。但是,很不幸他們的主業是分別做了皇帝、太尉和漢奸,做得太糟糕,陰影太大,反而遮蔽了讓他們光芒四射的那點優長。每個人可以畢其一生去做成一件事情,但誰的一生註定要經歷的不只一件事,不管逐漸平庸或光芒四射都不是問題,問題是要對自己做過的事負責,所有事,每一件。因為,你可以透過許多事成就自己,也可能因為一件事毀了自己,這些都是有前車之鑑的。如果你認定此生只做一件事,也是有的,那就先做個好人,這是正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一些年輕人會說不怕死,而一些老年人卻會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