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茅居士

    孔子的儒學主要是推學問,治國齊家平天下,克己復禮。是一個學問家,也提倡廣而學之,三人行必有我師。他所倡導的儒學雖也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穩定社會,但主要是講學。

    朱熹是宋代大儒,但一生為官,是理學儒家,禁異言,反別說,完全為統治王朝服務。但他是主戰派,反秦檜被貶。他的學說也是影響極深,象治家格言,家訓,家欲戶曉。

  • 2 # 道生無名

    漢儒讓國家有尊嚴,宋儒讓國家萌受屈辱!結果就是區別,我們敬仰的神聖不能保族安國?要她有意義嗎?神聖沒有問題,是人解釋運用出了問題!別在人間建天堂,不懂呀還是無能制欲呀?道理都會說,做起來就拉稀,我問自己呀為何呀?德不厚命不高又不願意老實拉車用想一步登天吧!

  • 3 # 旭日東昇38030061

    孔子推崇恢復周禮,教學上倡導因材施教。

    朱熹“存天理,滅人慾”。直接形而上。

    王陽明提出至情,至性,至真即是天理。頭頂也冒煙了。

    儒學之爭僅僅是學術內的探討,而能夠真正體現儒學的就四個字:致良行中。

  • 4 # 明貞

    天道人慾是一元的,自然天道就是利用人的依賴性和妄想心操縱人類甘於迷惑無知和自私罪惡,所以教人無為不爭順其自然。權柄利益控制力就是天道自然的本真價值觀,所以存天理滅人慾就是消滅正義良知唯權利是圖腐敗專制。

    道貌岸然的樣子喑地裡卻專橫霸道為了享樂無所不用其極,這是專制統治時期國人家長和權貴們真實狀態,老百姓則不是孔乙已阿Q就是祥林嫂閨土,所以黑格爾描述當時的國人生存狀態極其殘酷:一群混蛋在奴役無知愚昧的老百姓。

    這是命運即道德的造化,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恐怕也不是朱熹等人們所喜聞樂見的,他們想成為君子,但做小人才有樂趣和意義會名利雙收極盡榮華富貴和逍遙自在,真君子不是憤世疾俗命運多舛就是遁跡山林歌以言志。自春秋始至清未民初止,國人的生存狀態大致如是,在偽道德命運掌控之下。尼采有句話說得好,人同大樹一樣,愈想接受高處充足的陽光愈需把根鬚伸向黑暗的地底。另一句話也貫人心扉,如果有上帝我控制不住成為上帝的渴望。他是個真誠的人,把人的真誠演繹到了極致。所以,他瘋了在精神分裂中死去。其實真正的上帝即道不是別的,就是人類本真的審美和制斷力即良心即良知正能公義,在每一個人心裡,不過被私慾迷惑掩蓋受控於天道自然假上帝,所以才走不出迷惑罪惡及私慾,以致流浪生死不得解脫。好在很多人已覺醒正拔亂反正,粉碎偽命運道德指日可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自己能變化,你想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