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姚食刻
-
2 # 一生美食
清代開始出口歐洲茶葉週期是很短的,售給洋行,交貨在一個星期完成,即付貨款。
到了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洋行往往託延時日,洋行採取茶葉裝船之後,以銀行結匯付款方式稱做“裝船銀子”。這種方法,洋人不需要先給銀子,洋行買茶無需資本,但華商需要幾個星或者幾個月才能收到貨款。
清代開始出口歐洲茶葉週期是很短的,售給洋行,交貨在一個星期完成,即付貨款。
到了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洋行往往託延時日,洋行採取茶葉裝船之後,以銀行結匯付款方式稱做“裝船銀子”。這種方法,洋人不需要先給銀子,洋行買茶無需資本,但華商需要幾個星或者幾個月才能收到貨款。
提起中國茶葉拿在歐洲曾經和咖啡是一個級別的飲用品,甚至還出現了茶葉和咖啡之爭。在清朝時期,茶葉成為了中國外匯的主要來源,為清廷賺回來大量的白銀。英國不僅成為了茶葉最大的進口國,還成了茶葉最大的銷售國,從中再獲取利潤。那麼茶葉究竟是怎麼在歐洲大陸逐步流行的呢?
一、透過印度,茶葉開始流入歐洲
在中國明朝時期,中西雖然也有貿易,但是那時幾乎沒有出現茶葉相關的內容。當時的中西貿易主要以絲綢為主,也成就了這條海上絲綢之路。17世紀初,此時曾經風光無限的明帝國已經開始風雨飄搖;與此同時,東印度公司成立了,它開始在印度大肆擴張。中國的茶葉此時已經在印度一些王公之中開始流行,飲茶成為印度上流社會的一種新習慣。當時的英國人和荷蘭人發現了這一點,他們感覺有利可圖,陸續將一些茶葉運到了歐洲。
起初茶葉在歐洲並不受歡迎,因為咖啡已經捷足先登。咖啡的原產地在現在的衣索比亞,在運輸上比中國茶葉方便的多。在價格上,咖啡的優勢更大,茶葉的價格足足是咖啡的7倍,這就造成了大量的平民家庭無法消費。不過這個情況在女性身上發生了改變。在那時的歐洲,女性地位也是十分的低下,女性是不能夠進入咖啡館和男人們一起喝咖啡的。再加上當時很多女性並不喜歡咖啡,這就給中國茶葉發展的機會,由於茶葉的價格相對昂貴,起初的購買者大多是一些貴婦人。很明顯這些女人們不簡單,他們成功的影響了自己的老公,也間接影響了歐洲經濟發展的走向。
1662年,英國國王查爾斯二世與葡萄牙公主凱瑟琳結婚。凱瑟琳公主是一個只喝中國茶的女人,她在宮廷宴會中經常用茶葉招待王室貴族,受王室的影響,飲茶之風逐漸成為貴族們的一種享受。由於咖啡價格便宜,中層以上的人事不屑於和那些平民一起喝咖啡,喝茶成為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那些王公貴族更是喜歡顯擺,他們拿出從中國進口而來的專用瓷器泡茶,這對於那些平民來說只有羨慕的份。英國的統治集團非常的精明,他們發現茶葉可以帶動國內經濟,於是開始大量的進口茶葉,最後飲茶逐漸在平民階層也擴充套件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