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user6742779258710

    1戈壁雕,2靈壁石之一帆風順,3呂梁石之火焰山。親們可賞!

    親們對不起,本該發錢幣,我剛才發錯了。

  • 2 # 書趣2

    我的這枚“北洋造~光緒元寶"是約十幾年前在市道天橋下購買的,很便宜的。

    出售者是一位從膚色,衣著和麵部表情都顯示是真的農村大爺。他蹲在地上,面前鋪著一塊藍布,攤放著幾十枚銀元。

    我蹲下來端詳那些銀元,除了我買的這枚,近有外國的坐洋,站洋。都是髒的,沾著些許泥土。 上手一看,很容易看出都不對,從重量,光澤,聲音就可以區分。

    我和大爺聊起來,希望曉得"銀元"的來龍去脈。他告訴我,家中翻蓋老宅,從牆壁發現的,應該是宅主藏在裡面的。滿心想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誰曉得到出售時,都告訴他,是仿品。

    大爺力勸我買,說也只賣仿的價,他換點錢,換飯吃,賺個回家的路費。我看出,這些銀元,雖然不對,應該不是一般人仿的出來的,圖案,文字與真的似一個模子做出來的。

    我選擇幾樣,付錢收幣。直到今天,我似乎還能想起那張充滿希望,轉而失望,飽經滄桑的臉。

    是什麼人,花那麼多精力仿幣,是個猜不透的謎。

    願意高手指點迷津。

  • 3 # 大寫的你和我

    和大家共同分享一枚擁護共和紀念銀幣

    此幣鑄造的時代背景是,1915年底,唐繼堯和蔡鍔等將軍為了反對袁世凱稱帝的野心。宣佈雲南地方脫離袁世凱政權統治,併成立軍務院,唐繼堯任軍長,並組織起了討伐袁大軍,高舉反稱帝護共和的大旗,並取得了討哀的勝利。雲南省為紀念討哀護共和勝利,特鑄造此幣,以示紀念。

  • 4 # 空空如爺2016

    記得以前我老爸收藏了不少大清元寶,民國時期也有。自從建房後,這些東西不知所蹤,有點可惜……

    這枚元寶包漿太多

  • 5 # 石艾110928151

    我有好幾個,且都是珍品。不過不是祖傳的,是我多年前和朋友交換的。這裡最好的是五筆正隆,其它的如至正、泰和、重和也可以。

  • 6 # 宣齋藝術館

    錢幣沒有,只有頂級國之重寶,件件珍稀,卷卷神蹟,偽無可偽,仿無可仿,帝王將相鍾愛之物,平民百姓見未可見,名家珍藏,林衡現藏,中國十大名畫真跡,千卷失佚名畫盡藏我館,頂級鑑賞大師林衡鑑藏。

    我為中國十大名畫代言

    頂級鑑賞鑑定鑑藏大家 林衡敬賞

  • 7 # WangLan松

    五代柴世宗時期九龍周元通寶錢幣,柴世宗毀佛運動用佛銅製造的錢幣,可以避邪用,後世從皇家到民間一直詢找收藏作避邪用,這件完整無缺錢幣非常難得。

  • 8 # 安保31

    請大家欣賞一下這兩枚銀幣,一枚甘肅造,銀幣下方有暗長城,背面開口貝;另一枚是寬邊蘇維埃兩枚均是二十六克左右!

  • 9 # 為了自由為了生活

    老打孔錢幣這算嗎?乾隆皇帝和咸豐皇帝時候的老錢幣,包漿秀色之美,這兩枚錢幣雖不善其身,但是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人無完人,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人,而老錢幣因為缺陷卻更收到了愛好者的追捧,因為它有缺陷、但是它很有趣味性,古樸的氣息。當年因為老家那邊比較山區,然後小孩子生病了,會請當地的魯班先師過來做個小法師事,然後拿古幣打孔吊在小孩帽子上、做一個小紅包一樣的附身符以作辟邪之用,“信則有,不信則無”假以時日沒想到竟然生病真的好了,這就是家傳古錢幣的用處。分享一點跟這個錢幣的小故事而已。@悟空問答 #收藏# #老錢幣# #家裡的老物件#

  • 10 # 8001351260190

    北宋珍品《景德元寶》折三鐵母 錢徑32.4mm,重11.05克.厚2.4mm華光普《中國古錢大集》定為一級。

  • 11 # 廣華59

    我家傳的古幣沒有一枚,但我喜歡收藏古錢幣,從七十年代未到八十年代中期就很早收徵了上百公斤從東漢到唐東元明清的各朝代古錢幣,而且收藏早,假冒高仿少,而且價格低,以上僅為自己幾十年的收藏經驗和小小體會,可僅供參考,歡迎喜歡的朋友多交流指教,祝大家收藏快樂健康興旺。

  • 12 # 光緒元寶123

    千親愛的老鐵們好,你們發的雙龍壽字幣圖片是工藝品,你別不樂意聽,請你欣賞它上面的第二隻龍爪子像什麼,沒有立體,力度,威猛感,一般都錯在這隻龍爪子上面,中間的小龍珠是鏤空的,不是實的,你們仔細看一看是不是錯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從五個方面管理好生產線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