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7看科技

    城鎮化率是指一個地區城鎮常住人口占該地區常住總人口的比例,包括設區市的城市人口、鎮區及鎮政府所在地村委會(居委會)的人口、透過道路建築物與鎮區連線的村委會的人口。

    根據相關資訊瞭解到,城鎮化率=城鎮人口/總人口(均按常住人口計算,不是戶籍人口)。從公式可以看出,城鎮化率不是以戶口性質計算,而是以常住人口計算的。在2016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7億9298萬人,城鎮化率為57.35%。

    這個數字看著還是不錯的,但和發達國家的相比,還是差了很多的。因此有人認為城鎮化率越高越好,增長的速度也是這樣,畢竟這個資料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或許這樣說,你們是非常的不理解。

    那可以這樣認為,就是之前分散居住的居民被集中到一起來了,政府進行了統一的規劃與建設,並且是配備了很多的基礎設施,如公園、醫院、圖書館等這些。讓我們確確實實的感受到自己的生活非常不錯。

    不過僅有這些也是不夠的,除了需要配套的基礎設施以外,還需要經濟的支撐。也就是我們說的財政收入。沒有這個支撐的話,那城鎮化率就真的只是一個數字了。目前很多的城鎮都有著這樣的一種情況。

    本身是沒有什麼支柱產業的,卻是在大量的建設與開發。這個當然不能說建設與開發不好,但是建設的太快是非常不健康的,或者說是會有著巨大的隱患。很多的年輕人為什麼跑去外面打工。

    一個原因就是老家的經濟情況不好,在外面肯定是要比在家裡掙的多。另外一個是各項的基礎設施與大城市不能相提並論,也存在著巨大的差距。而且我們也是明顯的感覺到縣城或者城鎮沒有多少常住人口。

    在過年的時候才會覺得人多一點的,這樣的情況用空城形容有點過了,可確實是這麼一個情況的。因此對於這個城鎮化率還是慢點吧,升的太快了確實不是什麼好的事情,持續均衡的發展才是我們所希望的。

  • 2 # 世外高喵

    城鎮化率是城鎮居民佔總人口的比重,這個數字並不是越高越好,當然城鎮化也就不是越快越好。非正常的速度推進城鎮化是肯定會出問題的。

    隨著現代經濟體系的發展健全,社會分工的加深,各行各業的協調推進就顯得尤為重要。三大產的發展齊步推進才能讓經濟發展更健康高效。如果在某一階段城鎮化率過高,那就意味著二、三產業在這段時間的發展拋開了第一產業,發展比例失調。農村從事農業生產人口太少會導致農業領域的進步速度明顯落後於其他產業,輕則導致農產品對外依存度太高,國民基本生存需要繫於他國;重則導致產業後繼無人,生產規模大幅下降,失去自身造血能力,最終逐漸消亡。

    城鎮化的推進是需要社會供給服務水平的同步提高的。如果城鎮化的速度超過了社會能承受的極限,那麼大量的入城人口失去相應的物質和服務支撐,會造成惡性競爭,甚至導致經濟倒退。試想一下十幾個人競爭一個普通的工人崗位,或者服務人員崗位,而這些人都承擔著養家餬口的重任,勢必會拉低勞動力價格,然而就算降低工資水平,依然沒有足夠的工作機會提供的話,這部分人的生活由誰來保證?某一產業從業人員過剩勢必導致其他產業勞動力不足,後繼乏力,人才斷檔。沒有足夠的勞動力去種糧,誰來為非農從業者提供基本的生活條件?

    正確的城鎮化應當是在農業領域的生產力進步可以解放出相應的勞動力,而其他行業的進步需要這部分解放出的勞動力來從事擴大的生產。一方面農業產品的生產可以滿足相應的需求,另一方面相應的生產規模擴大也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同時社會服務的發展也來得及跟上相應的產業進步,三者缺一不可。

  • 3 # forest008楊思遠

    城鎮化率顯然需要合適的速度。

    城鎮化率最大的考量因素有兩個。一個是城鎮化過程中,農村勞動力如何轉化為城鎮勞動力,他們的再教育如何進行?他們的後代的教育問題以及與家庭在城鎮落戶相關的城鎮配套措施。另一個是,農村勞動力人口流出後,農業將如何變遷,農村土地如何流轉?資本下鄉、企業下鄉、農業科技化、農業城市化目前是一個趨勢。這一點拜當下科技的快速進步所賜,現在已經不是大問題。

    相對而言,第一個人口轉換問題,是個艱鉅的任務。時值中國城鎮化進入中後期的今天,速度不宜太快,轉換中出現的問題需要同步、認真地解決,但也會有一個恰當的速率,不會太慢。

  • 4 # 英莫問667

    我國城鎮化率越高越好?越快越好?你怎麼看這一問題?我來回答這一問題。

    一是,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字表明,我國2018年城鎮化率近60%,比上年增長1.6%,在這個人囗轉化的中後期,這個數字明顯的高了,增長率應該在1%以內。

    二是,最後在農村的勞動力達到5千萬到1個億,為最佳點。現在實有5.6億農村戶口,這個數字還是比較高的,還需要十年到二十年的轉化。

    三是,現在最大問題,農民想走出土地,到企業和城市來工作,但是,企業和城鎮沒有哪麼多的″位子"。在一種矛盾狀態,所以,我們要放慢腳步,有了很多″位子",叫農民塌實的在城鎮紮根,這樣社會才能穩定。

    四是,現在有很多農民在農村養老,在下去15年,或者20年,農村人囗就會銳減,到那時可能更好辦些。

    總之,中國的城鎮化率是穩步向前推進的,到2035年,會有質的變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光兵20秒打樁,排名第61名墊底,但是為什麼普雷團本依然很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