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蘇三
-
2 # 圓圓的媛媛的臉
你的好意別人不一定能體會,就好像別人的痛苦你也未必能完全理解。人人心裡都有把尺,都有把稱,只是計量單位因人而異。安慰孩子也許一顆糖,一個玩具…安慰妻子也許一個吻,一個擁抱…然後父母呢?朋友呢?同事呢?陌生人呢?!……種種在我們身邊來往的人,我們給了不一樣的尺度,理解自己的人一定不會誤解,不理解自己的人你的好意可以被解讀出各種含義!所以個人覺得安慰不一定需要說什麼,你覺得這個人需要安慰,那就告訴他或者她,你在!!!你願意訴說我聽著!我不能完全體會你的痛苦,但我就在這裡!不是強逼著對方接受你的好意!
我感覺安慰別人的話一個比較重要的就是設身處地,一定要站在他的角度去想這個問題,才會有所謂的同理心,另外要使對方能夠向你很好的傾訴,最好的辦法就是先說一個你自己的類似的不幸的事。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漢尼在作品《最風箏的人》裡描寫幼年時期的阿米爾在自己盛大的生日宴會上一個人默默的跑到後院坐著,一言不發,父親最好的朋友,阿米爾的忘年交注意到了他,來到他身邊對他說:“知道嗎?我曾經差點結婚”,“對方是我家僕人的女兒,她圓潤可愛的臉龐、精緻的,總是閃著光的眼睛一直在告訴我這個女孩是上天對我的恩賜,那個時候我們在院子裡偷偷約會,幻想著將來生幾個孩子,會住在湖邊的房子裡,會一邊吃飯一邊給孩子們講故事,可是,當我把這件事告訴我家人的時候,可想而知,我母親當場暈了過去,幾個姐姐勒令我遠離他,不多久他們一家人就被趕走了”,“親愛的,阿米爾,有什麼是我可以幫你的嗎?”
就是這樣